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相應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尤其對于一些企業經營者而言,更為重視管理有關的工作。只有做好管理有關的工作,才能加強企業經營發展中各個環節的控制與管理,能夠更好的約束員工的行為以及規范工作,從而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而人文關懷也是企業管理中所應該考慮的重點,這是針對企業員工而言的,只有對企業員工展開人文關懷,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但是實際上,大多企業開展人文關懷的過程中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難以取得實際的良好效果。因此,針對企業管理中的人文關懷就有必要進行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企業管理;人文關懷;企業文化
企業管理中的人文關懷是值得人們進行重視的,這關系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也關系著企業能夠獲得長遠的發展。因此現代社會是人才方面的競爭,保證員工的生命力與創造力尤為關鍵,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們能夠重視加錢人文關懷,能夠以人為中心,對于員工們的壓力能夠有所了解,然后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人文關懷以及心理疏導工作,加強人際關系的同時,也能有助于更好地滿足員工的需求,更好的完成工作,這也有利于促進企業內部的和諧發展,實現企業經濟可持續的發展。
1 企業管理中人文關懷的重要意義
1.1 人文關懷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關鍵
人文關懷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關鍵,在現代社會發展的背景下,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但是人才之間的競爭才是主流,所以企業管理者必須將人文關懷工作放在首位,這樣才能避免人才的流失,更好的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具體而言。人文關懷就是要求管理者們能夠處理好員工之間以及管理者以及員工之間的關系,并且能夠及時地了解員工的訴求,以更好地滿足員工的需要,提升企業員工們的幸福指數,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糾紛等。這樣才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保障,可以通過建設具有特色的人文關懷的企業文化,以使得企業的發展能夠永?;盍?,從而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有助于更好的促進現代企業的長遠發展。
1.2 企業人文關懷是企業職工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企業人文關懷的開展能夠更好的保障企業員工的身心健康,這具有重要的意義。員工的作用就像是一個工藝品中的螺絲,看著微不足道,但是起著固定作用的就是它,只有保證螺絲能夠發揮出它的作用,才能制成一件工藝品,進而體現整體工藝平的審美價值。在企業經營發展中也是如此,員工的作用看著微不足道,但是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作用,而保證螺絲的“質量”就尤為關鍵,也就是要注重保證員工的身心健康,這樣才能發揮他們的作用和價值,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而企業人文關懷能夠有助于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基本訴求,從而進一步的保證其身心健康發展,因此,這具有重要的意義。
1.3 企業人文關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
企業人文關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企業人文關懷是基于人道主義的一種表現方式,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與發展的重要標志,通過開展企業人文關懷,能夠更有助于引導社會的健康發展。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注重融入人文關懷,這是以人為本價值觀的體現,不僅能夠凝聚企業力量,加快企業文化的建設,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出具有社會主義信念的員工,從而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也能進一步的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與發展,這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2 企業員工的主要壓力
現代企業間的競爭,表面上是技術和產品的競爭。但根本上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所以在現代企業管理上,必須把人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和動力源泉,把打造具有和諧人文關懷的企業文化作為努力方向。重視人文關懷,堅持以人為本,使得企業獲得足夠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讓職工從心里愛自己的企業,自覺保持思想統一、步調一致,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2.1 教學科研任務壓力繁重
青年員工因為參加工作時間較短,教學上經驗少,科研工作中爭取到的項目較少,為了更快取得成果,他們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與犧牲,放棄節假日休息放松的機會,經常工作到深夜,工作時間和生活時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的亞健康狀態。在筆者參加過的一次青年員工座談會上,一名青年員工曾談到個人連續工作4個月沒有休息,甚至無暇陪同自己生病的孩子去醫院就醫,動容之處,潸然淚下。
2.2 個人職稱晉升壓力
高校屬于國家行政撥款的事業單位,每年晉升高級職稱名額和機會相對很少,尤其是晉升正高級職稱的機會更是鳳毛麟角。同時各高校還在不斷以各種方式引進更高水平人才,造成青年員工群體內部晉升職稱的矛盾逐年加大。青年員工為了能夠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在心理上承受著極大的競爭壓力,有些青年員工申報多年都沒有成功,嚴重影響著青年員工發揮出積極性與創造性,幸福感更無從談起。
2.3 住房問題
國家取消福利分房并推行商品房政策后,尤其近幾年,高不可攀的商品房價格讓無數有購房需求的人員望而卻步。在住房問題上,大部分青年員工只能與老人、孩子擠在面積很小的房屋里,或者租住他人的房屋,即使個別人購買了商品房,仍要承擔沉重的房貸,成了房子的奴隸。各高校雖然為青年員工提供了周轉公寓,但可供租住的時間一般也不是很長,這也不是長久之計。長此以往,勢必影響青年員工對工作熱愛程度的衰減。廣大青年員工期盼著“安居樂業”,作為到教學上誨人不倦、科研上樂此不疲的外部條件。
3 我國企業人文關懷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企業人文關懷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極不利于我國企業的良好發展,還會使得內部矛盾愈演愈烈。因此,針對這些問題就有必要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探究其影響因素,為日后的人文關懷開展提供一些借鑒,從而更好的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問題。
3.1 流于形式,缺少溫情
在現代企業的人文關懷管理中,大多企業經營者都比較缺乏認識,雖然已經逐漸地認識到人文關懷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開展過程中,還是存在著流于形式、缺少溫情的問題。在平時都不注重溝通和交流,對于員工們的實際情況掌握的也不到位,只是過于注重節日性的禮節慰問等。這就使得企業的凝聚力難以凝聚,不能實現與員工的有效交流,甚至還可能會給員工造成負累。
3.2 形式單一,缺乏創新
形式單一、缺乏創新也是我國大多企業人文關懷中所存在的問題,雖然人文關懷已經深受一些企業的重視,但是大多都是局限于生病去送慰問金、生活用品等,這種簡單的物質關懷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訴求,現在員工的壓力也大,所以需要不斷創新的人文關懷方式,能夠多角度的去加強人文關懷。
3.3 關注外在,忽視心理
過于關注外在,從而忽視了員工的心理,也是人文關懷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之一,上文已經提到員工們的壓力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每天壓力都可能會增加,所以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身體關懷上,在心理健康問題上也同樣需要加強關懷。但是大多企業都比較注重員工的身體關懷,從而忽視了心理關懷,這就使得員工的潛在心理危機增大,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對降低,這對于企業的發展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4 加強企業人文關懷的基本途徑
加強企業人文關懷,就是要對職工政策上關心,生活上幫助,精神上鼓勵,積極主動地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增強職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努力營造和諧、寬容的人際關系,形成和諧相處、相互激勵、共同進步的良好人際關系和氛圍,企業才會迸發出勃勃生機。
4.1 堅持物質關懷與精神促進同步實施
在企業管理中,人文關懷綜合體現在物質關懷和精神促進兩大方面,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缺少物質關懷的人文關懷是無水之舟,缺少精神促進的人文關懷是涸轍之鮒。企業員工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員,需要生活,需要面對柴米油鹽,因此人文關懷的外在重要表現形式就是物質關懷,東西不在多寡,而在于其對員工溫暖和幫助的象征意義。企業員工處于不同的崗位,為企業創造的價值不盡相同,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千差萬別。企業管理者在做好物質關懷的同時,應更多地考慮員工內在的精神需求,通過各種方式最大限度地滿足員工的精神需求,促進員工的精神富有。
4.2 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員工負面情緒
因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社會壓力,每一個社會中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負面情緒,他們或者焦慮、煩躁,或者壓抑、彷徨。現代企業員工多為高學歷,他們更善于隱藏自己的負面情緒,這會給企業帶來潛在危機。因此,企業要著眼于員工的身心健康和自身持續發展,注重調查了解員工實際心理狀況,并有的放矢地成立心理咨詢工作室,發揮心理咨詢職能,組織開展有趣的集體心理疏導活動,潤物無聲地解決職工心理危機,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4.3 構建蘊含人文關懷的機制與文化
企業實施人文關懷,不能只喊口號,不見實際行動。而要注重在制度規范和文化建設上有所作為。如在建立健全晉升制度過程中,將是否真正做到人文關懷作為考核條款;在日常工作流程的建立、標準的確定、內容的討論過程中,充分考慮員工的身心狀況、綜合素質和執行能力,將人文關懷融入其中,努力構建溫暖友愛、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優秀文化,從而推動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5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各個行業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而要想戰勝挑戰,這就離不開企業員工們的共同努力。只有上下團結一心,才能凝聚企業核心力量,進而更好的推進各種工作的落實,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質量。因此,做好企業管理中的人文關懷工作就顯得十分關鍵。但是在實際進行人文關懷時,大多企業都是流于表面,沒有重視人文關懷,這就極不利于企業員工身心的健康發展,同時也不利于企業的良好發展。因此,這就要求有關管理者能夠提高對于人文關懷的認識以及重視程度,及時地了解每一個階段員工們的心理訴求,這樣才能采取關鍵的措施加以心理疏導,也有利于企業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從而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這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郭麗煒.淺談企業管理中的人文關懷[J].中國鹽業,2016(17):248-249.
[2]石曉峰.人文關懷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時代報告,2017(26).
[3]申倩倩.淺議人文關懷對企業管理的作用[J].現代企業文化,2017(27):29-29.
作者簡介:陳丹丹,身份證號:1202241990030909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