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改革與不斷發展,對學生的教育已經全面開展素質教育。如今國內對核心素養教育十分重視,并就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尤其對于歷史課程的教育,更是應該通過實踐操作、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學習方式來建立學生的核心素養來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個人素養。本文簡要概述了在核心素養的概念下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中的運用與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組合作 初中歷史 教學運用
1.核心素養概念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這快速發展的時代潮流下,要培養新一代祖國優秀青年,就要首先培育學生的個人品質與基本素養,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號召下,更不能只是進行傳統的教學方式,簡單地教與學和死板的背誦、記憶、做題等教學套路,而是立足核心素養,提高教學質量與課堂質量。要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就要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如建立興趣、適當鼓勵、小組合作、實驗探究、自我評價與反饋等,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讓學生不僅學會高效學習,更能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求知欲、探索能力、合作能力與個人思維品質。
2.小組合作簡介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地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并且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都處于一個小團體中,每人既扮演著小組分工的個人的角色,又要共同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務。小組合作的核心內容是建立互賴關系,確保人人參與, 明確個體責任,直面積極互動,聚焦小組目標,掌握社交技能,現如今許多國家都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
3.在核心素養概念下通過小組合作來進行初中歷史教學
3.1核心素養概念下的學習方式之小組合作
要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個人素質,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離不開教育方式的變革?,F如今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有個體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和競爭性學習。a.競爭性學習:是指學生通過自己的好勝心與競爭心與競爭對手競爭,爭取先行比競爭對手達成競爭目標或超越對方。b.個體性學習:指的是通過個體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它包括兩個方面:行為學習和概念學習。c.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地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并且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富有創意,簡單易行,被世界各地普遍采納,本文也主要講述了采用小組合作方式來進行初中歷史課程教學的內容。
3.2小組合作學習下存在的一些問題
雖然現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得到很廣的應用,教學效果也比較不錯,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a.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所討論的歷史問題沒有探索性,很容易回答或者根本就是純背誦性知識;b.很多時候教師上來就給出討論問題接著就是討論,沒有給出一段時間讓學生先自行理解與思考,學生討論效果不佳;c.很多小組合作分工不明確,學習目的性不強或者老師總是點名回答較好和較差的同學,形成了辯論與提問空白地帶,導致有的學生根本不思考、“混吃等死”等。
在核心素養理念的要求下,怎樣解決小組合作的這些問題,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效果不好,從根本上來講,還是因為學生內心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沒有學習歷史的興趣,從而學習只能靠老師督促、死記硬背等。如何真正提高學生興趣,提升核心素養,如何讓學生正確對待歷史、了解歷史,應把重心轉移到學生本身,從學生出發,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3.3小組合作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下的問題解決與應用
3.3.1科學分組
歷史是一門人文科學類的課程,沒有極其固定答案,要想學好歷史就離不開思想的碰撞。所以人數不能過少,但同時為了防止效率低下、蒙混過關等現象,也不能過多,一般4-6人為最佳人數。除了人數要求,對于小組內的成員搭配還要考慮:a.學習成績差異、能力特長協調、b.男女生性別合理搭配、c.生活背景各異等。保證各個小組之間水平均衡。
3.3.2選擇適合的歷史討論問題
教師要精心選擇題目,避免出現前文所說知識過于低淺從而沒有討論價值或過于晦澀學生討論不出的情況。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現狀進行綜合選題,確保問題有價值,最后回答才會有價值。問題應符合以下要求:a.難度適中,確保組內不同學習水平的的組員的價值都有所發揮體現、b.符合當下學生正在學習的歷史內容,做到與書本教授知識貼切、c.出題避免死板,采用新穎的問答方式,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激勵其從多種角度考慮、d.營造氛圍,讓學生感興趣,才能更好地融入課堂,融入小組。
3.3.3監督討論過程,適當指導
教師應適時參與調控小組討論的過程,圍繞班級小組適時走動,視情況參與指導,及時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到正確的思路上來,同時也能觀察具體到每位同學,作為后面評價的依據。比如,某個小組在討論關于“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歷史政治活動時,一位學生過于偏激覺得武力是完全錯誤的時候,應適當旁敲側擊,給予一些引導,讓學生從歷史全局來看當時的政治狀況與歷史條件等,再做判斷。
3.3.4創新評價,歸納總結
最后小組對問題有了一定的見解,從而得出結論,教師應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教師應改變舊思想,不能只憑分數定評價,而更應該看中的是學生討論過程中的參與性與團隊合作表現等,盡可能挖掘學蘊藏在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也是一種極大的鼓勵。
立足核心素養,改變教學觀念,讓歷史課活起來。本文的“核心素養”主要指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團隊合作意識、思辨能力、積極探究、自我反思、以史明人等科學探索精神。遵循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學會學習,真正愛上歷史。
參考文獻:
[1] 柳建云.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58.
[2] 張冬萍.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8(01):194.
作者簡介:周慧玲(1984-11),女 籍貫:廣東信宜,最高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二級研究方向:歷史,單位: 肇慶市鼎湖區沙浦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