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茹
摘 要:針對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理解能力偏差的情況,應用語篇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文本。分析了語篇教學的概念和理論依據,并提出了相應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篇教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在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從教學實踐來看,英語課堂教學仍然存在著機械記憶單詞、將閱讀與詞匯教學隔離開來的現象,很多教師針對所學詞匯和語法指導學生開展語言的運用訓練,但是由于缺乏具體的語境,詞匯脫離了文本,導致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學習過程十分枯燥,學習興趣也受到了影響。按照《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英語教學不僅要教學生詞匯、短語、句型,還要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對于語篇篇章的閱讀和理解是訓練學生整體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語篇教學逐漸走入英語教師的視線,并在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語篇教學的內涵及理論依據
語篇是指在交際活動中由連續性的句子按照語言規則構成的復合性語言體系。語篇教學就是將語音、詞匯、短語、句式、語法等內容視為一個整體,通過聽、說、讀、寫活動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促進來構建整體性教學過程。語篇立足文本的整體層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在語篇層面進行信息和思想的交流,從宏觀角度去把握學習內容。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教學內容中蘊含著豐富的語篇素材,其中既有故事性語篇,也有對話性語篇,語篇主題則涉及飲食、社交、禮儀、交通等多個方面,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具有密切的聯系。同時小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喜歡內容豐富、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但對于單一、枯燥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容易感到厭倦。建立在認知理論、格式塔理論等心理學和教育學基礎之上的語篇教學正是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的主觀感受方面,主張通過整體性教學來促使學生建立對于學習內容的全面認知,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習活動,實現對于知識的自我建構。因此,語篇教學模式為小學英語教學打開了新的視野,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學英語語篇教學實施策略
設置語言情境,有效導入語篇。在語篇教學開始前,教師要結合文本內容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輕而易舉地走近文本,融入語篇閱讀氛圍,真正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可以在課前組織學生進行話題表演和模擬活動,讓學生在生動、趣味的形式中進入學習狀態,對于所學語篇產生濃厚的興趣,順利進入閱讀之中。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場景或現象,喚醒學生的記憶和知識經驗基礎,讓學生經由過去的學習基礎順理成章地接受文本的學習。
1.自主閱讀文本,建立整體感知
在學生進入學習情境和學習狀態后,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閱讀文本、感受文本,形成對于語篇的初步感知,建立對于文本的整體印象,從而為下一步的細化理解和閱讀分析奠定基礎。對于教師來說,首先要明確語篇閱讀的主干內容,準確把握閱讀主線,引導學生一步步去接近文本,形成對于語篇內容的清晰認識,進而逐步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按照語篇的順序來完成學習任務,不斷建立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認知。
2.細化解讀文本,深化個體理解
細化解讀文本是對于語篇的解剖和分析,能夠逐步簡化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掌握知識目標,不斷加深對于語篇內涵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首先,教師要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對于語篇內容進行分解,將整個語篇劃分為小的段落,不同段落根據語篇的主題又可以組成大的段落,通過化整為零、逐個擊破,真正理解每一個段落的含義,牢固掌握其中的語言知識,奠定學生的學習基礎。其次,教師要善于在每一個段落中引導學生質疑發問,通過探究問題的答案加深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發現不同段落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分解的內容之中建構整體性的認知,進一步準確把握語篇。
3.拓展閱讀范圍,提升思維能力
語篇教學不應局限于教材文本之中,教師應根據所學內容,介紹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通過閱讀和了解課文相關的內容進一步擴展視野,不斷提升語篇理解能力。拓展閱讀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學情和不同興趣,采取適當、適度、適量的策略,使學生能夠跳出課文內容的束縛,學習更加豐富的語言知識和內容。同時,教師還可以將拓展閱讀與學生的業余愛好相結合,讓學生自主選擇課外閱讀內容,并根據自己的閱讀與同學進行充分的交流,使學生能夠在共同的交流下激活思維,并不斷取長補短,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
總之,語篇教學對于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指導學生去整體把握文本,通過自主閱讀探究和細化解讀分析來加深對于文本的理解,確保語篇教學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湯玲霞.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整體性教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4.
[2]陳雨琴.小學英語語篇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