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應用意識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任務,也是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對于高等數學教學而言,同樣需積極采取教學策略,踐行這一重要教學任務。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高等數學教學培養學生良好數學應用意識及能力的有效方法,讓學生真正學會對高等數學知識進行學以致用,以期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等數學 數學教學 應用意識 應用能力
在新時期,數學的地位不斷提高,其作用也日漸突顯,使其數學應用也滲透到許多個領域。因此,數學學科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認識到這一現實意義,從而認清當前數學教育的滯后狀態,尤其是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及應用能力尚顯薄弱。如今新課改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數學教師應該跟隨這一改革步伐,改進自身的數學教學方法。
一、高等數學應用意識及能力培養的意義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僅要指向培養具有高知識水平和高素養水平的學術型人才,更要注重培養能夠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形成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的人才培養教育體系。而這一人才培養教育體系注重遵循人才成長規律來展開教學,既注重開展課堂教學,又兼顧課外活動或者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貫徹運用到實踐中去。高等數學則是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中的公共基礎課程,只是在以往的高等數學教學中,數學實踐應用方面的教學力度不足,理論與實踐存在脫離的情況[1]。而要真正指導學生將理論知識用于實踐過程中,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應用意識及能力,使其可以在這一應用意識及能力作用下,積極自主地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這也是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而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要求數學教師應該順應這一教學需要而探索相應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高等數學應用意識及能力培養的提升方法
數學應用意識及應用能力已經成為新課改的一個主要目標,也是數學課程標準對學生提出的重要要求。高等數學教師應該認識到這一教學目標的重要意義,從而承擔起相應的教學任務。筆者主要提出以下幾點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供參考:
(一)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知識來源于生活,也需回歸生活,體現了數學應用的實際價值。而且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才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更積極自主地學好數學知識[2]。這是從以往的“教師教”向著當前的“學生學”進行轉變的關鍵點所在,要求教師能夠自主去轉變觀念,從而改進自身的教學行為方式。高等數學課程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要讓學生對其數學知識進行理解與掌握,教師可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利于讓學生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去看待抽象的數學知識,既可以讓復雜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又可以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意義,可增強其應用意識及能力。比如在對數求導法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與之相關的生活情境:“從橢圓某焦點發出的光線在反射作用下經過另外一個焦點,那么建筑師是否可以結合這個性質來設計良好聲光效果的建筑物?如何去證明?”通過引入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可讓學生直觀地理解數學問題,利于激起其探討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興趣,從而培養其良好的數學應用意識及能力。
(二)建立數學模型,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及能力
學生良好的數學應用意識及能力還需建立在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基礎上。因此,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分析能力,幫助其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起良好的數學應用意識及數學應用能力[3]。在這個方面,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可以讓學生在數學模型的引導下去積極分析數學問題,從而自主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將實際的數學問題轉化成為相應的數學模型,然后利用數學軟件工具展開數學推導、數學演示以及數值計算。該演算過程與直觀的圖形變化演示過程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利于培養其應用數學的意識及能力。比如教師可為學生創設數學建模的數學條件:“建筑物窗戶安裝雙層玻璃時,一般玻璃中間會留有空隙,以發揮其保暖作用,將每塊玻璃厚度設為d,而雙層玻璃間的距離則設為l,然后對該雙層玻璃構造的保暖作用展開定量分析。”學生在這一數學條件之下,結合自身現有的數學知識進行建模,然后對該數學模型進行分析,在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基礎上,可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應用意識及能力。
(三)增加課題研究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在高等教育中,課題研究和實踐活動中的研究問題可以直接面向社會生產、經濟生活等,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時,可以有效增強自身的數學應用意識及能力。而且學生積極參與到課題研究與實踐活動中,即是一種對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形式[4]。因此,高等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到數學課題研究與實踐活動之中,既可以對學生的數學知識進行檢驗,還可以鍛煉其數學知識應用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調查本地的人均收入及子女人均教育費用支出等方面的情況,從而結合這些調查結果展開相關數學課題研究,對其數學問題進行預測與分析,學會使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數學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也可以提高其數學素質,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數學實踐活動形式。
結束語:
總之,高等教育已經處于迅速發展的階段,立足于終身學習理論,為學生提供了極具創造性的學習環境,期望可以培養出具有較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在這樣的背景下,高等數學呈現出技術化傾向,已經開始多方面滲透在各個領域,漸漸成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中都必須掌握的技術手段與技術工具。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滿足社會人才的需求,要求數學教師立足于數學的社會化功能,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及應用能力,使其成為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
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麗.對高等數學教學現狀及改革的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3):9-11.
[2] 趙俊芳,廉海榮.把啟發引導手段貫穿于高等數學教學全過程[J].科技經濟導刊,2016(2):182-183.
[3] 陳業偉.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20):123-123.
[4] 劉濤.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革策略[J].國內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動態,2016(24):10-10.
作者簡介:茍銀霞(1988—),女,甘肅慶陽,就職于慶陽職業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調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