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梅
【關鍵詞】 農村小學;藝術教育;問題;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8—0031—01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很多學校強調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以此作為衡量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重要條件,這使得學生重視文化課,囫圇吞棗般消化書面知識,而忽視了自身藝術素質的培養。
而農村小學藝術教育仍舊是教育的一個“盲區”,藝術教育發展依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抓藝術教育大多停留在應付比賽、評比、慶典等活動的層面上,很難從實質上深入藝術課程改革和從根本上實施素質教育。因此,應試教育升學模式不改變,藝術教育不被重視的問題也就很難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農村小學藝術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
1. 對藝術教育的重視不夠。不少學校對藝術教育重視不夠,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藝術課可上可不上,隨便對待,簡單應付。有的學校雖然開設了藝術課,但形同虛設,隨意性較強,經常被主課占用,一學期沒有上過幾節藝術課,使得學生不能接受應有的藝術教育,造成大多數的農村孩子缺乏藝術知識和技能,學生的藝術素養較低。
2. 專業師資隊伍緊缺。受農村經濟、生活條件、文化氛圍、個人發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農村學校多數教師年齡相對老化,水平較低,因上不好主要科目,學校就安排他們上藝術課,有的還讓語、數教師兼任。由于沒有藝術專業教師正確引導,學生無法學習新教材的思想精髓,不利于培養個性和創造才能。
3. 藝術教育設備及場所短缺。在目前的農村小學中,藝術教育的設備配置在“普九”、“普圖”、“普實”的教育背景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有一些學校存在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問題,導致一些藝術教育教學的設備遭到損毀或流失,不能保證農村藝術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更有一些農村小學因為缺乏藝術課所需要的設備而無法開展藝術教育的課程。
二、解決策略
1.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目前,由于我國現行用人制度和高考選拔制度的某些負面導向,加上長期以來舊的文化傳統和科舉制度的影響,不僅在教育界,而且在社會上廣泛存在著把考試成績和升學率作為衡量教育質量好壞的主要標準,這在無形中給基礎教育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壓力。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克服應試教育傾向,首先是思想觀念上的一場變革。只有破除傳統觀念,確立新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才能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礎和輿論氛圍。以全面發展的教育觀為指導的素質教育,是適應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教育模式。素質教育可以使學生在思想品德、知識技能、身體、心理等方面形成合理的結構。素質教育把全面發展落到實處,達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以整體性、群體性、潛在性為目標,塑造受教育者的良好素質,它將改變應試教育中大多數學生被忽視,只重視少數優秀生的做法,從而引起教育內容、教育途徑、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深刻變革。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用新的視野、新的思維方式,勇于沖破舊傳統的束縛,以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努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
2. 健全組織機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配好藝術教育師資,建立相對穩定的、合格的藝術師資隊伍。一方面,針對現有藝術教師,加強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水平,使教師盡快適應學校藝術教育的長遠需要;另一方面,錄用教師時以專業技能為標準,同時兼顧錄用人的綜合素質。采用多渠道培養方式,壯大藝術教師隊伍,建設一支有敬業精神、有較強業務能力的骨干教師隊伍。
3. 增加資金定向投入,多方渠道獲取教學資源。美術、音樂器材、資料的配置是開展藝術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順利實施藝術教育的物質基礎。我們應進一步促進學校的硬件建設,利用有限的教育資金,購置美術、音樂教學器材和征訂藝術雜志,在教育資金相對困難的情況下,努力克服困難,積極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辦法。一方面,隨著國家重視藝術教育而啟動了全國鄉村少年宮項目解決農村學校添置藝術設施設備的資金問題,對此,學校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請這個項目,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籌措資金,添置一些藝術教育設備;另一方面,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資源條件,自制部分教學用具和器材。如簡易的畫夾、畫架、畫板等,鼓勵教師、學生積極自帶或自購一些價格低又簡單易學的民間樂器,如葫蘆絲、豎笛等。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