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霞
【關鍵詞】 數學教學;學習興趣;激發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7—0060—01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數學也是如此。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學習活動有重要意義,它能推動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習效率和激發更大的學習欲望。而數學又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嚴謹邏輯性的學科,容易給學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認識上的障礙。因此,作為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充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巧設導入情境,引發學習興趣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精彩的課堂導入不僅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而且還能引發其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年齡特征,創設具有童趣、故事性強的情境等,激起學生的心理疑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如,教學“秒的認識”一課時,筆者飽含激情地問:“同學們聽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嗎?如今我們國家已實現了這個千年夢想,就在2013年12月2日,我國又成功發射了“嫦娥三號”。想不想與老師再重溫一下那激動人心的時刻(播放視頻)?這節課就來共同認識‘秒。”筆者抓住小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使之在較短時間內思維活躍,產生了學習興趣。
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習興趣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主動參與已是現代教學的主要特征。實踐證明,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比較、思索,才能真正領悟到所學知識。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
如,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筆者先讓學生每人準備了一個土豆,一把小刀,并讓他們按要求動手操作,之后回答問題:(1)將小刀垂直于土豆,從上到下切成兩半,摸一摸,出現了什么?(面)。(2)垂直這個面再切第二刀,看出現了面的同時,還出現了什么?(棱)。(3)垂直于這兩個面橫著切第三刀,看除了出現面、棱以外,又出現了什么?(頂點)。這樣指導學生在操作中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口表達,使學生輕松地掌握了長方體的特征。
三、精心設計練習,增添學習興趣
練習是數學教學中的必要環節,教師精心設計練習不僅使學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對于提高學生的素質、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筆者認為,設計練習注意以下幾點:①交替再現,達到鞏固的目的。②聯系實際,在實際中應用加深理解。③練習設計要有對比性,防止思維定勢及干擾。④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實質。⑤練習設計要有坡度,讓學生輕松獲取知識。
例如,教學“三角形分類”時,筆者設計了一個“猜是什么三角形”的練習。第一個只露出一個直角,學生猜出是直角三角形;第二個只露出一個鈍角,學生又猜出是鈍角三角形;第三個,只露出一個銳角,學生隨口說是銳角三角形。這時,筆者抽出這個三角形一看是鈍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學生感到好奇,就會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四、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學習興趣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欲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好勝心強也是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他們往往在學習中爭強好勝,成為“優勝者”是他們的目標之一。課堂中,筆者做到“低起點,突重點,散難點,重過程,慢半拍,多鼓勵”,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使所有學生“比、學、趕、幫、超”。筆者利用三至五分鐘,酌情組織學生“開火車”、“搶答”、“輪答”等比賽。“看誰做得又對又快”、“看誰擺得又快又巧”、“比一比誰的解法多”、“賽一賽誰最會用腦”、“誰是數學小博士”等方式,也能很好地激勵學生。有時還用“男女對抗賽”、“小組互比賽”、“小能手對比賽”等方式。這種欲罷不能的勢頭在不知不覺中鼓舞著他們的學習意志,點燃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總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應該從多方面入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興趣因素和知識本身的魅力,適當地調整教學方案,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使其愛學、好學、樂學,力求實現“課伊始,趣已生;課進行,趣正濃;課結束,趣猶存”。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