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照萍
【關鍵詞】 高效課堂;創(chuàng)新教育;教材;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 G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8—0078—01
一、對高效課堂體系構建的認識
若不能真正理解高效課堂的本義,就會曲解、誤解、謬解高效課堂,甚至推演出貌似科學的荒唐結論。探討高效課堂,若從字面含義、課堂模式、教學方法、教育改革、教育本真(哲學)等不同層面對話是非常困難的。為了說明高效課堂對話的層級,有必要引入高效課堂體系構建。從教育哲學層面來說,教育是人學,教育是心學,教育是“轉凡成圣”。這個范疇討論的是高效課堂心育學;從研究兒童、學習方法視角來看,有必要引入高效課堂學習學這個概念;從教師自身成長視角來看,有必要引入高效課堂教師成長學這個概念;從學校管理轉型視角來看,可引入高效課堂管理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升級換代;高效課堂教學法可優(yōu)化完善;高效課堂學習學、高效課堂教師成長學可創(chuàng)生、建設;高效課堂心育學可嘗試構建原生態(tài)體系。
二、什么是有效率的課
如果借用投入產出的說法,課堂教學的效率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投入與產出之比值。這里的投入是指師生在課堂上的一切活動中所消耗的時間、精力、設備設施等物力以及教輔人員的勞動等,產出就是所有學生的收獲的總和。換言之,有效率的課就是“大面積豐收”,就是教學目標達成了,問題解決了,并還能夠產生新的問題,學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發(fā)展。我們在評價一節(jié)課的時候,可能會說到這節(jié)課容量太小,結構不緊湊,學生沒有學到什么東西,還可能說到某位老師上公開課的水平很高,學生也很喜歡聽他講課,但就是不夠勤快,教學成績差了一點,這種情況說的就是有質無量。怎樣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高質量”呢?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因此,要打造高效課堂就必須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既是教師責任心的體現,也是教學藝術錘煉的過程。
三、正確認識三組關系
1. 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系。我們強調“三讓”,是希望努力擺脫“滿堂灌”的束縛,而不是讓教師在課堂上放任自流。相反,教師該強化的重難點,仍然要想盡辦法予以強化,該教師拓展提升講授的,還得講授到位,不能做表面文章。
2. 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的關系。我們發(fā)現,有的課堂上存在著學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討論的現象,結果則是學生不清楚討論什么內容,也不清楚怎么討論,“合作學習”流于形式,這種課堂當然不可能真正高效。學生進行了獨立思考,才能在討論中交流思想,取長補短,進而實現學業(yè)、思想、品質等方面的進步。
3. 高效課堂模式與課堂靈活處理的關系。當前,很多學校制定了高效課堂評價標準,有的老師“按圖索驥”,比照標準設計課堂教學,結果出現忽視教學內容和本班學情的狀況,這樣的課堂當然也不可能過關。只有我們認識到高效課堂的特點,使用高效的教學方法,并且懂得如何評價高效課堂,才能真正使我們的課堂具有高效性。
四、如何落實“小組合作——高效課堂”
1. 優(yōu)化學生組合,合理劃分小組。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和成績,把全班學生分成6-8個大組(每組4人或6人)。分組時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興趣、性別、性格等方面的因素,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每個小組都有a、b、c三個層次的學生,每個層次有1-2人。然后,按上述的分組原則,將每個大組劃分成兩個小組,每小組3人或4人,選出a、b兩人各任小組長,分工合作。同時a兼任大組長,負責全組工作。座位由傳統的“排排坐”變?yōu)椤皩ψ雷薄W痪幣偶骖檶ψ阑パa,鄰桌幫扶,這樣有利于組內互助與組間競爭。
2. 加強小組管理。為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至關重要的是對小組加強管理。在合作學習開始前,教師要使學生明確合作學習任務,對操作程序進行說明,并對學生進行集體合作精神的教育。同時,賦予小組長一定的權力和責任,由小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在課內外開展學習活動,教師隨時指導小組長的工作,培養(yǎng)小組長的管理能力,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有序進行。
3. 教師進行有效的幫助。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各個小組中,了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過程,并在必要時給予評價和總結,及時加以表揚或獎勵。
4. 即時性激勵與評價。為了充分調動組員的積極性,培養(yǎng)小組的團結協作意識,發(fā)揮小組的群體作用,小組評價可采取加分制,即同樣的問題,a、b、c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正確解決,則分別給予5分、10分、15分;不同難度的問題,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解決,讓每個學生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享受成功的快樂。這樣真正做到了小組內幫優(yōu)扶差,共同進步;小組間相互競爭,共同提高。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