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發祥
摘要:新課程倡導“三維目標”重在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但是,真正能夠把這一理念轉化為課堂教學行為的教師并不多。因而,我們必須從“以人為本”的觀念出發,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結構,使新課標的這一理念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得到實施,真正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優化數學課堂評價要有選擇性、啟發性和感染力,但更重要的是評價應該是客觀的。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三維目標;課堂評價;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133-01
新課程倡導“三維目標”重在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但是,真正能夠把這一理念轉化為課堂教學行為的教師并不多。因而,我們必須從“以人為本”的觀念出發,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結構,使新課標的這一理念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得到實施,真正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下面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1.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重組教材
雖然數學教材依據學習目標按照一定的順序將學習內容加以組織編排,但是在課堂實際教學中,我們應該從自己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有效的策略,改變課堂教學順序,優化例題和練習,甚至重新組合教材,從而使教材內容成為更易于課堂教學表達,易被學生接受的知識結構體系。
2.備課應有較大的彈性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數學課堂,決不能將教學過程變成機械兌現教案的過程。理想的課堂是真實、自然的師生互動過程。因而,備課應設置一定的空間,具有一定的彈性。而不應把每一步,甚至每一句話都進行設置。只有這樣,才會便利課堂教學顯露生機,又不令靈活機智的創造,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被激發出來。
3.動手操作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美籍匈牙利數學家波利亞說:“一個涌上腦際的念頭,倘若毫無困難地通過一些明顯的行動就到了所求的目標,那就不產生問題。 然而倘若我們想不出這樣的行動來,那就產生了問題。就意味著要去找出適當的行動,去達到一個可見而不即時可及的目的。”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與思維之間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日本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曾指出:“作為知識的教學,通常在學生出校門后不到一兩年就忘記了,然而不管他們從事什么業務工作,那種銘刻于頭腦中的數學精神和數學思想方法,卻長期地在他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發揮著作用。”
如教學“元、角、分”時,我先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買東西”,讓部分學生當營業員,其他同學作顧客,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說說賣的過程和買的過程。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在活動中掌握了有關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接著,教師提問,用人民幣買東西大家都會,那你們知道人民幣有哪些單位?它們之間又有怎樣的關系?學生通過自主研究學習,馬上就可得出: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這樣,學生憑借實踐活動提出的條件,通過自己的探討、研究所獲得的知識,印象深,記得牢。這種由師生共同創設的雙邊實踐活動的氛圍,學生參與程度高,全班學生智力活動的潛力得到有效的挖掘和體現,從而培養了學生展開自主研究性學習的意識。如教學“幾分之幾”時,讓學生用長方形、正方形、圓紙片 折出自己喜歡的二分之一,緊接著有學生就創造出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等等。如教學“分數乘分數”時,讓學生用長方形紙折出一張紙的五分之四,再折出五分之四的四分之一,學生很快就能觀察到計算結果。并能熟練總結出規律。
4.優化數學課堂評價,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不適當的評價方式可造成學生學習困難。反之,就能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優化數學課堂評價要有選擇性、啟發性和感染力,但更重要的是評價應該是客觀的。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我們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一方面要善于對學生所取得極其微小的成績贊賞;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評價的客觀性。應真誠地糾正學生的錯誤,使學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訓,明確努力方向。
5.聯系生活幫助學生“用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所謂數學問題“生活化”,就是在數學教學中,讓教學內容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延伸,讓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入數學教學,讓數學教學充滿時代的氣息和活力。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與生活是永遠無法剝離的。因此,在教學時,要努力讓數學走進生活,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現代教學理論也認為: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出發,將數學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背景中,給學生提供充分進行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如:簡便運算136-98,可讓學生采用“購物付款的經驗”來理解:爸爸有一張百元大鈔和36元零錢,買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樣付錢?營業員怎樣找錢?最后爸爸還有多少錢?學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給營業員,營業員找給他2元,爸爸最后的錢是36+2=38元。引導學生真正理解“多減了要加上”的規律。以此類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習題。我們的教學要給學生一雙數學的眼睛,不斷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使學生真正體驗數學的魅力。
總之,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有潛力的人,每個人都帶者成為天才人物的潛力來到人世,并且帶者各自的生活經驗、興趣愛好,帶者屬于他們自己的智慧走進學校,等待老師幫他們開啟潛能的大門,幫助他們挖掘自身的寶藏。因此,我們教育者要著眼于孩子的未來,千方百計地啟迪學生的智慧,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享受數學的美、發現數學的神奇、體驗數學的趣味、感悟數學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