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加蘭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予啟發式的信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根據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目的性的引導與幫助,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本文在此背景下,簡要分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施情況,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希冀促進高中地理,小學有校園展示創新,切實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水平。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159-01
引言
當前我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改革,主要從教育形式與教育內容兩方面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教育改革后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重要表現形式。將自由民主的教育形式融合于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能夠將有限的課堂時間,激發學生無限的地理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為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提供良好的思維基礎。
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理念相比,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進行自主練習,深入教師講解內容的分析與應用,提高知識的學以致用能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對所講內容框架進行簡單闡述,引導學生進行自由探討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引導與幫助,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意識,體現以生為本的教育觀念。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為高中地理教學提供了多元化的發展空間,促進學生個性的可持續發揮,也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表現。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2.1 以問題為中心進行課堂教學啟發。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正確的引導與幫助,激發學生的弟弟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對翻轉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規劃,形成完整的教學計劃,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與其他教學形式有效應用。例如:教師在地理知識講解過程中,可以提出適當問題,作為翻轉課堂的起始部分,“同學們,你們探討一下,黃赤交角大小與四季變化有怎樣的關系呢?”以此為話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探討,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結合已學習的知識進行分析交流,從而快速得出答案。以問題啟發式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構建高效課堂氛圍。教師在進行問題探究時,應當設置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例如城市學生可以提問“同學們,你們思考一下,為什么城市的溫度比郊區的高呢?”沿海城市的學生可以提問“同學們,你們考慮一下,為什么海邊的溫度比市區低呢?”通過針對性探討,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經驗,有助于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2.2 充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教師的教育行為受到教育觀念的支配,由于高中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只能夠機械式的學習,難以拓展地理學習思維,固定的教學模式,也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理念在于以生為本,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大量的學習時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結合相關知識進行獨立思考,或者是分組討論。在小組分組過程中,教師應當密切關注學生的交流動態,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踴躍參與,同時控制好學生學習交流的節奏,使每位學生都能夠跟得上小組探討進度。同時,教師應當根據小組討論情況隨機應變,當學生討論出現誤區時,可以介入小組討論中,強調相關知識點,例如海陸豐的活動與熱力環流形成的具體過程、壓面隨氣壓高低變化產生的彎曲情況等等,防止學生出現討論與本節內容相背離的話題。于高中學生課堂學習壓力較大,所以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自主學習,此種放松思維模式,能夠加強地理知識結構的重新塑造,提高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
2.3 教師緊抓翻轉課堂關鍵要點。教師將自己的精力放置在視頻編制上,會進入翻轉課堂教學誤區,雖然地理課堂是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但是教師必須合理分配時間與學習內容,從而實現翻轉課堂,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師生對話交流過程中,或者是小組探討中,教師必須細致觀察了解,留心教學效果,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探討交流,使學生加強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進而鞏固并升華地理學習技巧。同時,教師應當準確把握地理學科特點,掌握要求學生掌握地理相關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地理態度與地理情感增強學生地理觀點與地理能力。同時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客觀綜合的評價學生,能夠將教學評價由關注學生學習成績,轉移至關注學生地理學習態度的養成,以及學習行為的養成,通過全面綜合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自信心。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高中地理教學,教師應當著重體現學生的課堂主動性,通過正確的引導與幫助,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鼓勵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教師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創新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不斷的成長學習,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