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借助于互聯網技術的微課廣泛應用在各學科、各階段的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在小學數學中應用微課,能極大豐富數學課堂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創建高效、自主的學習空間,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主要介紹微課的內涵,并探討微課在小學數學生活化和趣味化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的新課標中提出:在發展信息技術中,數學教育的教學方式、內容、目標和價值都受到較大影響。在設計和實施數學課程時,要依據教學實際情況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注意整合課程內容和信息技術,重視教學實效性。在數學教學中,要考慮到信息技術對學習方式與內容造成的影響,積極開發并提供給學生豐富化學習資源,將現代化信息技術當作學習數學的一種有力工具,對教和學方式進行有效改善,讓學生愿意參與到探索性和現實性的數學活動里。
一、 小學微課的內涵
微課屬于“舶來品”,一種新型化課程資源。在2012年9月我國教學部的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對微課進行了界定。微課的全稱是微型視頻課程,其呈現方式主要是教學視頻,圍繞教學知識點、習題、例題、實驗操作和疑難問題等開展的教學過程和有關資源的一種有機結合體。微課的特點主要是:時長和活動比較短,教學主體和教學量比較小,精選內容、精心設計,有較強大的功能和較廣的應用面,這幾個特點可以概括為“短小精悍”。
二、 生活化和趣味化小學數學的微課教學應用
(一) 生活化和趣味化教學內容
數學由數字組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學生尚且處于直觀形象思維階段,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低。而數學在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的聯系也比較密切,微課教學重難點就是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2017年11月13日,我校代飛老師上的公開課:“重疊問題”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的第一課時,目的是使學生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材中的例1首先通過統計表的方式列出參加語文小組和數學小組的學生名單,通過統計表可以看出:參加語文小組的有8人,參加數學小組的有9人。但實際上參加這兩個課外小組的總人數卻不是17人,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這時,代飛老師出示(韋恩圖)微課,很生動地把這兩個課外小組的關系直觀地表示出來。從音頻從圖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學生同時屬于這兩個小組,所以計算總人數時只能計算一次。從而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恰當的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課,這樣表示出的數學概念更直觀、形象,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培養學生應用集合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與作用。在教學中,老師要依據教學目標,以實際生活為基礎,結合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教學內容,創建鮮活化、生動化的生活情境。學生在學習數學中,要在課堂上展現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原型,從而激發學生思維,積極發現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加減法時,老師可以播放一段微視頻:媽媽帶著小明去商場買衣服,衣服的價錢是55元,媽媽給了售貨員100元錢,售貨員應該找給媽媽多少錢?通過這樣的問題,將數學學習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到一起,激發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欲望,
(二) 借助微課解決數學中的疑難問題
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意識,并培養學生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提高了對老師教學的要求。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方面要在教學中全面滲透課程標準,另一方面也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對小學生自主學習水平的培養。特別是數學教學中,通常會遇到學生較難理解和掌握的一些知識點。為此,要在實踐教學中積極融入微課教學,利用視頻生動形象地呈現給學生清晰的解題方法與思路,將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
(三) 利用微課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
在數學學習中,一方面要掌握數學知識,另一方面也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教學中,老師可以先播放有關微課,讓學生分成小組對微課中的知識點進行討論,在討論思辨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三角形”這一節的內容時,老師在播放微課之前可以先提出問題:(1)三角形的高有幾條?(2)怎樣找到三角形的高?等等,之后學生帶著問題看微課。在微課播放完后,學生分成各個小組對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問題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將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并學習其他學生對問題的分析方法。
(四) 數學化生活經驗
在生活中,學生已經對數學知識有所體驗,但還沒有上升到理論水平,利用微課能總結和升華生活中的數學經驗。比如在學習面積單位的有關知識時,老師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引導學生大概估算生活中的物品,之后用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學生的估算和實際測量結果進行比較,找到和實際測量結果最接近的估算值。再比如在學習“長方形”的有關知識時,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微課展示測量一個長方形物體的實驗,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長方形的理解。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老師可以帶學生到操場觀察長方形形狀的花壇,學生可以直接觀察,也可以使用測量工具實際測量,提高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同時將長方形周長與面積計算出來。在生活化的小學數學微課教學中,以生活實際經驗為基礎,為學生創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 結語
在信息技術、現代化教學快速發展的時期,課堂教學的形式也逐漸改變,不斷健全教學方法,豐富化課堂教學的資源。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打下數學基礎的重要時期,數學老師要積極融合課堂教學教學、微課和實際生活經驗,生活化、趣味化數學微課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亞娟.淺議小學數學微課生活化趣味教學的幾個問題[J].新課程·上旬,2016(12):116-116.
[2]李廣維.淺談基于微課有效應用的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文摘版,2016(11):00120-00120.
作者簡介:
桂萍,貴州省銅仁市,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