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只是教學生認認字,讀讀書,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更不要說學習效果會有多好了。造成這樣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沒有正確處理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語文教學中缺乏情感教育。因此,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領會語文教學的特點,正確處理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學生的情感就會慢慢培養起來。
關鍵詞: 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對策
小學之所以開設語文課堂,就是便于學生從小接受我國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熏陶,豐富學生的情感。現如今,教育部門更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因此情感教育成為了遐想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在教學中落實情感教育可以極大程度地豐富學生的自身情感體驗,讓學生可以不斷開拓自己的思維。
一、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要想開展情感教育,教師一定要構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突破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目標,通過與學生不斷的交流來獲取情感體驗,并利用情感教育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情感教育可以深入到學生內心的感受,是一種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教育手段。對于情感教育的發展來看,可以更有利于學生去學習。
首先情感教育是落實現代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情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要想有好的教學課堂就必須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雙重目標。因此情感教育就是完成語文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要方法。其次,情感教育可以拉近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情感相互交流可以讓學生對彼此更加了解,在情感上的交流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積極性和學習態度,這樣體驗情感的方式對小學生而言是最好的鼓勵。最后,情感教育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重視情感態度的培養,構造出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課文是情感的有效載體,教師也要活用課本中的內容,讓其發揮真正的作用,挖掘其中的教育意義,利用有效的手段去進行教學。
二、 小學語文課堂進行情感教育的策略
要想實現情感教育的真正作用,保證情感教育對學生起到積極的影響,我們必須要在了解問題的基礎上,及時進行完善工作,將策略落實到教學之中。
(一) 教學模式的改變,提高學生情感交流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家長和教師對于學生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因此,成績的好壞決定教師的教學質量。因此,大多數語文教師還是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灌輸式教學,而不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應用情況。這樣的授課情況不利于學生感受我國五千年歷史文明的真正魅力,限制了學生情感的表達。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提供合理的情感教育方法。例如,講解一節關于小動物的課堂時,教師可以用比較柔緩的語氣為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動物與人類之間和諧的關系,從而培養學生愛護小動物的情感。然后,教師也要給學生安排一些任務,鼓勵學生在回家以后,根據自己對小動物的了解,畫出小動物的畫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且讓學生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小動物,激發學生的情感建設。
(二) 借助多種現代方式,落實情感教育
情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詞語,尋味的過程比較復雜,朗讀則是落實情感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為了提高朗讀的效果,教師必須要在授課的時候首先進行示范,可以使用自己朗讀的方法也可以在網絡上搜索范讀音頻,做好情感的傳遞,小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就可以加深自己的情感體驗。同時,個性化朗讀是情感體驗的重要方法,尤其對偏大點的小學生而言,要求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出自己的個性情感,豐富自己情感的認識,不斷提高學生個性化發展。多媒體的應用在現今的教學中已經不算是新鮮事物了,它以自身獨特的優點為小學教育廣泛利用,在情感教育中我們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幫助。比如教學《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課,由于時代背景與我們現在的生活相差較遠,對于二小犧牲自己、保衛國家的品質,學生很難理解,所以,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抗日的視頻影像,展示二小的生活場景,播放一些影視作品的片段,創設情境,讓學生將自己帶入其中,從緊迫的局勢中體會二小的精神品質。在授課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這種精神該如何落實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三) 豐富情感體驗
小學語文課本就是最好加強小學生情感的工具,教師在組織安排課程的時候要根據課程的情感目標進行相關的設計,重視情感的不斷深入和拓展。但是情感教育的素材不僅僅出在課本內容里面,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實際生活場面以及事件也是進行情感教育最有效的載體,比如班級某一位學生的作文或者一個小小的舉動,對于學生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都可以在課堂上分析討論,加深情感體驗,獲得知識能力。
(四) 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
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學生主要的學習方法比較單一。但在新課程改革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這些單一的學習方法雖然還是有效的,但是還要增加開放性的活動。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讓學生個體實現情感共鳴,從而讓班級中形成一種自主、合作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可以自主學習語文,讓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對于同一篇文章,基礎不同的學生有著不一樣的見解,當幾個學生一起交流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會獲取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學會資源共享,整個班級都會進步。
參考文獻:
[1]肖秀菊.芻議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
[2]王立新.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實施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
[3]徐朝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的探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6(5):71.
作者簡介: 李跟兄,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賽什斯鎮教育輔導站上古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