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的教育環境下,高中生物教學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通過實驗創新,培養高中生的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成了實驗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其生物核心素養具有積極意義。本文重點探究了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驗創新,希望為高中生物教學發展貢獻一分力量。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實驗創新
高中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質量的高低不僅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濃厚,還和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和素養息息相關,應引起教師的重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重視實驗教學成為眾多教師的共識。目前,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可從創新實驗類型、創新實驗教學過程、創新評價方式三個方面來進行教學創新,從而使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邁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一、 創新實驗類型
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往往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為客體,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往往依據教材來設計實驗,實驗目的單一,無法充分發展學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這樣的實驗設計雖然能完成教學目標,推動課堂教學進程,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巧,但無法充分激發學生做實驗的興趣。基于此,就需要教師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加大對實驗類型的創新,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教學大綱和學生興趣出發進行實驗設計,教師在此過程中,應做好引導者和啟發者的角色,從而推動實驗的順利進行。教師的引導和啟發重在引導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實驗結果的分析來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教師對實驗類型的創新,不應僅從自身的角度出發,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安排一些集操作性、趣味性為一體的實驗,來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提高實驗教學的教學效率。
二、 對實驗過程的創新
高中生物教師的實驗教學創新不僅體現在對實驗類型的創新,還可以對實驗過程進行創新。在創新這方面的內容時,教師不妨從以下兩點著手。
(一) 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
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往往是由教師來設計實驗方案,學生只需按照老師規定的步驟進行操作即可,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缺乏創新力和主動性,再加上缺乏實驗后的思考,導致學生的實驗學習效果差強人意。創新生物實驗,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設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實驗操作積極性,對培養其形成整體思維具有積極意義,是提高學生整體實驗能力的重要途徑,應引起教師的重視。教師在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時,可先提出實驗目標和注意事項,然后對實驗環境進行整體調整,采用科學的方法,創設適宜的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課時,就將學生分為了幾個小組,然后設計了這樣的情境:“假設7年后,你找了一份園丁的工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你種植的白色花卉,竟然開出了紅色的植株。在看到這一現象時,你突發奇想,覺得這可能是個賺錢的商機,于是,你決定加大對它的研究,來培養這種花卉新品種。當你試驗了一番之后,發現種出來的植物并不是所有的花朵都是紅色的,其中還夾雜著一定數量的白花,這顯然不利于商品的規模化生產。于是,你陷入了沉思,想知道如何才能保證開出來的花朵都是紅色的純種呢?同學們,就這一問題,來自主設計實驗程序,設計完成后,可與其他同學交流,看看誰設計得最簡潔、最科學?”這個任務公布后,我將學生分為了幾個小組,讓他們先自主設計,然后再拿到組內討論,最后進行組與組成果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 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往往由教師一手包辦,學生只需要從中選擇實驗儀器進行實驗操作即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可以加深他們對實驗器材的了解,滿足其好奇心,提高他們動手操作的積極性,應引起教師的重視。學生在準備實驗時,多樣的實驗器材,往往會觸發他們的創新思維。例如我在教授“葉綠素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時,有的學生就該問題進行延伸,提出了關于丙酮的構成的問題,在聽到這一問題時,我倍覺驚訝,因為這是化學學科的知識,體現了這名學生已經開始具備初級的聯想思維。這更加堅定了我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創新之舉,它不僅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實驗教學不再是枯燥的講解和機械的操作,而是更具趣味性,更易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設計實驗、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只需引導和啟發,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培養其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三、 對生物實驗課評價方式的創新
對學生實驗學習進行評價是教師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評價質量的高低不僅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和他們的學習態度息息相關。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打破過去單一的評價模式,從關注學生的實驗成績過渡到重視學生對實驗的設計、實驗過程中的表現等方面,從而綜合對學生進行評價考量,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還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應引起教師的重視。
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生物必修2《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課時,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后,我先讓學生對組員操作步驟、操作結果等進行評價,評選出最優秀的組員。然后,讓其代表本小組參與組與組之間的個人比賽,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評價,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培養其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
總之,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創新,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力、觀察力、思考力等綜合能力,應引起教師的重視。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本文從創新實驗類型、創新實驗教學過程、創新評價方式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以切實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琪,李江,胡雪嬌,任熙,樊春紅,蘇丹美.“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改進及應用探究[J].中學生物教學,2015(20).
[2]紀建萍.綠葉中葉綠素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改進[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5(03).
作者簡介:
魏進文,甘肅省慶陽市,甘肅省慶陽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