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落實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之中,社會各界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數學必須要以實現教學生活化為前提和核心,不斷地為學生提供更多感覺生活經驗的機會,讓學生在具體實踐以及操作的過程中,實現個人智力的有效發育。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背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一、 引言
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教學手段,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實踐聯系較為緊密,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與教育緊密相連,對于我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方式來說,除了需要立足于我國教學大綱的學習要求,掌握教學進度之外,還需要保障教學效果等組織的合理性以及清晰度,保障學生能夠明確個人生活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解決個人在實踐生活中所遇到的各類數學問題,不斷提高個人的生活體驗能力。
二、 小學數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首先,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個人生活應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大部分的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以具體的生活以及個人的興趣點為方向,不斷地加強個人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度,實現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提高個人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技術。其次,小學數學生活化,還能夠讓學生體會數學的邏輯思維模式,更好地了解數學在個人生活實踐中的重要性。與其他學科相比,大部分的數學知識與實踐生活應用聯系相對比較緊密,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學生如何更好地明確個人的學習方向,通過主動地學習以及研究,來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樹立良好的思維模式以及思想理念。
三、 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應用策略
在數學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將實行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保障學生能夠更好地意識到數學學習的精髓以及價值。
(一) 培養用數學方法觀察生活的習慣
數學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需要積極地引導學生,站在數學的角度了解生活之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以及現象,讓學生結合個人的數學知識學習、探尋現實生活之中的問題以及答案,加深對數學知識本身的理解,真正地意識到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促進個人生活時間問題的解決。老師應該正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動手實踐操作的機會,鼓勵和引導學生采取生活化的理念以及學習行為模式遇到的各類問題以及現象。比如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學習百分數這一知識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常見情景,比如商場降級促銷打折、期中期末成績優秀率、及格率的統計,通過這些生活情境來加深學生對百分數意義和內涵的理解,讓學生能夠養成用數學思維觀察生活的習慣。
(二) 了解掌握學生的現實生活
在安排各類教學內容的過程之中,數學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重視學生的校園生活以及文化生活,分析學生的家庭生活情況以及社會生活背景,通過家訪以及與學生面對面談話的形式來更好地掌握學生的生活背景,了解學生在生活實踐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類數學問題,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輔導以及幫助,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意識到數學知識之中的生活化現象,從而實現理論教學與生活實踐之間的緊密配合,促進學生個人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提升。比如在學習長方形的周長時,老師可以先問學生誰見過菜園的柵欄,然后鼓勵學生放學回家自己想辦法量出柵欄的長度,這種將數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形式需要以學生的生活實踐情況為基礎,保障與學生生活情境的吻合。
(三) 多選取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要想真正地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數學老師首先需要立足于現實生活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不斷地提高生活化的水平以及質量,讓學生能夠對理論知識有一個全方位的理解以及經驗,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以學校現有的現實生活作為教學背景,讓學生在生活和體驗的過程之中真正地體會數學知識帶來的價值。這種教學背景以及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真正地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行為習慣,主動地在生活實踐的過程之中利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解決個人生活問題。需要注意的是,老師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分析學生的生活情況,選擇生活化氣息比較濃厚的教學內容,實現生活現象與數學教學之間的緊密配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為立足點的核心,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化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認知事物的規律及特征,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我國素質教育的落實以及新課程改革奠定堅實的教育基礎。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習時間等相關數學概念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手腕上畫一個假表來“看時間”,這種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內容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數學教學與游戲教學相結合,加深學生的印象。
四、 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和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能夠推動教學實踐的有效落實,有效地突破傳統應試教育存在的不足以及桎梏,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化數學教學的引導之下樹立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意識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之間的相關性,從而主動地接受老師的引導以及教育,將個人所學習的生活知識與現有的實踐相結合,充分發揮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呂秀俊.對新課標下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探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S2).
[2]溫從虎.小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06(15).
[3]吳小燕.上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海教育科研,2005(12).
[4]周建文.小學數學“建構性學習”的特征及教學策略[J].廣西教育,2005(28).
[5]王林利,張仙.學習敘事與學生發展——基于Blog的數學學習敘事研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5(07).
作者簡介:
李玲霞,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溪東體育運動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