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之下,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知識灌輸式的教育模式,通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文化品格、學習能力等,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語言綜合素質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重要性;對策
近年來,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明確了現代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相比傳統落后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而言,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對于改革創新傳統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具有積極的意義。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當立足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結合學生綜合能力低下的現狀,積極發展學生語言核心素養,提升學生語言運用實踐能力、綜合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提升學生適應未來生活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本文立足核心素養視角,探索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對策。
一、 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內涵
關于核心素養的內涵,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結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觀點,所謂核心素養,是學生適應于未來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是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統一體。就小學英語而言,所謂英語核心素養,是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文化品格、學習能力等,是學生適應現代以及未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關鍵能力。
二、 小學英語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近年來,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核心素養理念成為熱門話題的社會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格外重要:
(一) 有利于提升學生語言綜合素質
結合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內涵我們知道: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主要是指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等,是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統一體。由此可見,核心素養對現代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加明確的、全面的要求,強化教師在夯實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關鍵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 有利于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改革
教育改革是現代教育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質量、提高人才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國家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的社會環境下,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難以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就小學英語的教學為例,在應試教育理念指導之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語言能力尤其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視不足,導致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低下,不能實現“學以致用”的教育目標。核心素養理念的發展,對現代小學英語教師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如學生的語言能力目標就強化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而文化品格、思維能力等,對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能力,以及學生的歸納、總結和概括能力提出了要求。由此可見,核心素養理念的發展,明確了現代教師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顯得更加全面,對于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改革,構建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 小學英語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策
(一) 創設語言環境,培養語言能力
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學生的語言能力,主要是聽、說、讀、寫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教師發展學生語言核心素養,應當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為目標,促進學生語言綜合素質提升。而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則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關鍵。首先,針對當前小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口語交際環境缺失的現狀,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通過各種情景對話視頻、音頻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口語交際和表達環境,促進學生聽力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師還可以有效地借助小組合作交流法、情景表演法、角色扮演法的運用,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和表達氛圍,為全面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其次,讀寫結合,創設閱讀、寫作的環境,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閱讀積累、寫作能力等相對缺失。教師在指導小學生讀、寫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英語繪本閱讀、寫簡單的話或短語的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寫習慣和能力,發展學生語言核心素養。繪本閱讀的方式,因其具有簡單、有趣、豐富的特點而備受小學生喜愛。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善于結合繪本閱讀,實現良好的讀寫結合效果,培養學生語言能力。
(二) 設計“問題串”,培養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學生語言學習的關鍵能力,沒有良好的語言學習思維,將難以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效果。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當立足課本教材,深入挖掘課本所蘊含的人文素養,通過強化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培養,樹立學生語言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語言學習的興趣,為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奠定基礎。而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問題串”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實現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另一方面有助于激活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善于利用問題串的設計,通過持續性的、層次性的課堂提問方式,激活學生學習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三) 拓展教學內容,培養文化品格
中西方文化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學生英語學習的質量與其對英語文化載體的把握息息相關。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語言教學中應當拓展文化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培養學生文化品格。例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當對西方的生活習慣、語言習慣等進行深入解讀,通過對習慣的把握,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
(四) 豐富教學形式,培養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學生適應于未來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對于當今時代的小學生,應當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方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能夠自主課前預習、課堂自主學習、課外自主復習,為學生終生學習習慣的形成奠定基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構建,取得好的英語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之下,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知識灌輸式的教育模式,通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文化品格、學習能力等,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語言綜合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董淑娟.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初探[J].青海教育,2016(9):34.
作者簡介:
陳靜,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