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鐵林
【摘 要】目的:人們生活節奏塊,致慢病率高死亡率上升人口老齡化慢病低齡化,亞健康狀態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障礙。解決問題靠中國特色的未病先防“治未病”。抱團取暖、擠海綿健身方法。用傳統中醫診療法與現代技術互聯網結合,發揮基層與高層的作用建立中國特色的健康管理體系改善人們的亞健康狀態。使東方之龍騰飛、騰飛、再騰飛。
【關鍵詞】中國特色;傳統和現代結合;治未病;健康管理
【中圖分類號】R1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1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日益加快,近30年來,緊張的勞動,空氣的污染,飲食的習慣的改變,又不斷的給人的身體帶來許多新的“麻煩”,造成亞健康狀態。中國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慢性病人數已超過3億。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患者低齡化,日益沉重的醫療負擔,是家庭和社會都無法回避的問題,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巨大障礙。這就使人們更加迫切地要求解決養老和亞健康的方法。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安定的后方來完成工作。《黃帝內經》曰:“上醫治未病”好的醫生治療還沒有發生的病,防病于未然。20世紀末,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發表,《巴黎宣言》指出“要破解這一難題,必須從疾病治療為主轉向健康管理為中心,這是21世紀衛生保健革命的方向。”
《內徑》曰:“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
求其本。”“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精氣絕人乃亡也。《內徑》又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其醫治方法是:“審別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此乃治病之根本也。醫圣張景岳曰:“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而造化萬物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是構成人體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素問》曰:“天地合氣,命之為人,“天地合氣,喻父母陰陽二氣相結合,變形成人。”《素問》曰:“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古代哲學家王充曰:“人所以生者,陰陽氣也,陰氣主為骨肉,陽氣主精神。”氣滋養百骸”醫家王安道曰;“人之借以生者,氣也。氣者何?陰陽是也。”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由經絡連接而成一個整體經絡是連接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的組織。同時還負責運行人體最重要的物質___氣血。人體各組織器官只有得到氣血的滋養才能運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經絡必須保持暢通,陰陽二氣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正是由于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才使人體正常活動得以運行。,肌肉也是需要活動的,肌肉不活動就會萎縮。這種對立統一關系遭到破壞陰陽失去平衡,臟器就會就會因為協調異常而功能紊亂,機體就會因缺少養分而退化或衰竭,人體衛外功能就會減弱或喪失,外邪便能夠長驅直入侵犯人體,人就會生病。治未病是中醫“預防為主的核心思想,運動可“行氣血”以滋養機體,以確保生命活動和新陳代謝的順利進行。當然運動健康是需要管理的,是需要科學的運動。治未病與健康運動管理要堅持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弘揚中醫文化。研究‘治未病與健康管理科學體系和服務模式以研究結果為依據,為健康管理提供健康有效方便價廉的監測評估技術;依托云計算和物聯網,對健康和疾病信息實時監控構建智能健康管理服務平臺,推廣中國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
目前許多人對運動不理解,有幾種錯誤的認識。1、明明已近70古稀之年甚至于90多了都不愿拿拐棍,怕人們笑話。如難道自己摔倒住進醫院就不怕人笑話啦嗎?還給兒女添麻煩。我準備一套拐棍操可練。既保證安全又可年全身關節。2、有的老人不服老做一下高難動作,又沒有保護措施,結果出現了不該出現的悲劇。有的住進醫院,有的當場直接就死了。3、有的人覺的身體好一個人進山,準備又不足。有因缺水,受傷,各種原因永遠留在了探險的路上。4、有的不敢活動,不會運動,什么身體條件不好、沒時間、有的有心理問題。其實沒什么,我老跟身邊的人說,“運動可以從最簡單做起,眼、耳、鼻、舌、牙、動五官做起。然后學蹲、坐、站、走、把身體各個零件活動起來。筋長一寸,壽長十年。據說有老人只動眼向遠看近看現已90有余了。時間是擠出來的,像海綿一樣。”當然運動應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做好運動前準備工作。可搭幫取暖、年輕人可擠海綿健身、學生中醫走進課堂可于學于樂,天行四季是有它的用處的,在保證安全不耽誤工作情況下可以適當經一些風雨,可以使身體健康一些。不要知識越多眼睛越大,身體越差2、充分發揮當地醫療資源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楊虎老師講:運動前爬山前做個心電圖,需要的話帶上遠程監護儀,以方便與上級與大醫院聯系遠程治療和指揮保證安全。這樣可解決養老和健康管理問題。當然資金、技術問題、設備問題這需要領導幫助一下。準備:走之前要把準備工作做好。
1、不能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時。
2、做一個身體檢查。最好每次活動前做個心電圖,必要時可配帶遠程監護設備以備不時之需。
3、備好水、食物、藥品、針線包、水果刀、濕巾紙,毛巾。
4、戴手套、帽子、穿長袖衣褲以防小蟲子。
5、最好準備兩個手臺。因到山里手機信號不好,萬一走丟了聯系不上很容易出危險,那就著大急了。
6、爬山用的繩子三十米。
7、要上意外保險.
8、登山前要做好準備活動,平常熱身脖子、腰、腿都要活動開。
9、最好有伴不要一個人上山。
否則渴時挖井,斗時鑄兵就晚了。
登山時注意
1、要拿登山杖,近路用一根遠路用兩根。不要怕別人笑話。
2、每天走一段逐漸加大長度。開始不要走得太急,要勻速,不要想一口吃個胖子,那樣會適得其反傷了身體。
治未病未病先防包括:內外藥物;積極健身;點穴按摩;心理咨詢輔導;環境調節;氣候療養;食品調劑治療,此七種方法,可有病治病無病防病。讓這中醫一古老的瑰寶插上現代的翅膀再現了它的光彩,使古老的東方之龍騰飛吧。
它起源于古代按摩術的按法,中醫按摩發源于河南洛陽區。早在秦漢時期已有專著《黃帝岐伯按摩十卷》,說明秦漢以前,按摩已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醫療手段。雖然該書早已失傳,幸而同期完成的經典《黃帝內經》中,亦有不少相關章節;對于按摩起源、手法、臨床應用、適應癥、治療原理都有闡述。醫圣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中醫按摩發源于河南洛陽區。早在秦漢時期已有專著《黃帝岐伯按摩十卷》,說明秦漢以前,按摩已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醫療手段。雖然該書早已失傳,幸而同期完成的經典《黃帝內經》中,亦有不少相關章節;對于按摩起源、手法、臨床應用、適應癥、治療原理都有闡述。醫圣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最先提倡目前全世界正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和運用點穴療法來強身健體,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人們也正在逐漸發展它在美容,健美、長壽等方面的特殊功效
1、耳鳴點穴療法:以拇指飠指點中渚壓揉,改變鼓膜的張肌的血液循環狀態,鼓膜拉緊以后,耳鳴就會消失。
2、白內障眼疲勞的治療:以拇指點按大骨空穴,愈疼效果越好。
3、暈車暈船法:以左右手各點揉魚際十次用力適度效果漸顯。
4、腰疼,眼浮腫的點穴法:以拇指點血海,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腰痛和眼浮腫。
5、口渴的點穴療法:可以拇指在左右大陵穴交替點壓可促進唾痔瘡點穴法:以中指充分按壓百會稍感疼痛為宜可以消除肛門的痛楚,改善血液循環。
6、喉痛、支氣管炎、扁桃體炎的點穴療法:以拇指壓揉合谷,以拇指和食指捏揉少沖,可立見效果。
7、咳嗽喉嚨發炎:以拇指用力捏揉合谷列缺二穴,可止咳消炎,用力使穴道感到刺痛為止。
8、健胃健足的點穴療法:用拇指適力揉足三里以感到舒適的痛感為止。
9、心悸呼吸困難的點穴療法:以右手拇指用力點左臂郄門穴5-12次
10、腦貧血、頭暈、耳鳴點穴療法:以拇指壓左肘少海穴可以使新鮮血液加速送至腦部,以消除頭暈耳鳴等癥。
11、婦女病、怕冷、便秘的點穴療法:以拇指用力點壓支溝、照海二穴。可治療婦女病、怕冷、便秘。
12、發燒的點穴療法:以拇指點壓三陽絡穴位,直至不感覺疼痛為止。可促發汗。
13、打嗝止法:深吸一口氣后,以拇指按壓陰郄穴,吐氣后再壓揉直至嗝止。
14、惡心止法:以拇指刺激太谷穴可收良效。
參考文獻
袖珍中醫四部經典《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
點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