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福美
摘 要:高中語文課程教學,除了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基礎素質,也離不開灌輸優秀傳統文化。文章從四方面淺談了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意義,并提出幾點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和應注意的問題,以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傳統文化;高中語文課程;文化滲透
一、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意義
1.有利于學生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隨著信息高速發展的新網絡時代的到來,傳統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通過將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去,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能夠潛移默化地接受優秀的傳統文化,自覺地繼承傳統文化之精髓和弘揚傳統文化理念。
2.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優秀的傳統文化經過時間的考驗越發有著獨特的魅力。學生在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能夠從中獲得啟發,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
3.有利于提高高中的教學質量
高中教育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思想上啟迪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道德修養,從而提高高中教育的教學質量。
4.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
傳統文化能夠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養,有利于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持續推進和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滲透實措
1.利用古詩文解讀傳統文化
高中語文課程中的許多古詩文都包含了傳統文化知識,如道德修養、民風民俗、風土人情、建筑飲食等。教師在對古詩文進行講解時需引導學生探索蘊含其中的傳統文化,和學生一起探究蘊含其中的傳統文化的意義。
2.利用課堂教學,感悟傳統文化的內涵
許多作品中都蘊含了作者的人文情懷,熟讀作品并且了解其中的人文情懷才算是掌握,在此過程中可以提升課堂的文化氛圍,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如屈原的《離騷》,該作品是屈原的代表作,蘊含了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讀“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可以讀出詩人的憂國憂民情懷;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可以讀出詩人的求索者情懷;讀“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可以讀出詩人讒而見疏的憤懣和對奸佞的痛恨[1]。
3.誦讀經典,弘揚傳統文化
許多高中都有“讀經典”活動。學生通過“讀經典”活動,深入學習和體會傳統文化,進而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誦讀《荀子·勸學篇》,讓學生受益良多的有“學不可以已”“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學生在誦讀這些經典詩句的同時,能夠感受到濃厚的人文氣息,與作者達到情感共情的境界,從而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2]。
三、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滲透應注意的問題
1.提高傳統文化在社會中的影響力
傳統文化經歷了歷史的洗禮,有許多精華之處。社會應當提高傳統文化的地位,提高全民傳統文化素養,讓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成為每一個人的事,從而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使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的傳統文化滲透水到渠成。
2.教師應當提升知識水平和傳統文化素養
教師應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從而幫助學生正確解讀傳統文化,同時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在教學中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
3.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學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應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應當從傳統文化中得到啟發,并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積極配合學校完成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工作。
四、結語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珍貴的文化產物,在中國精神文明建設中有著重要地位。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課程教育中的滲透關系重大,目前各高中對此重視程度都較高,采取了很多具體舉措。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社會、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劉義椿.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8(25):50.
[2]賴可玉.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讀與寫,2018(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