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園
一、中等生特點分析
中等生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第一,聽話。中等生能夠規范自己的行為,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學習任務,聽從教師和家長的安排,但是缺乏一定的獨立性和創造性,不能夠對問題提出獨特見解,也不能夠積極進行創新。第二,謹慎。根據相關調查發現,很多中等生的性格較為內向,能夠忍受一定的學習壓力,對自己的要求較低,趨向于穩定自己的成績,學習中謹慎小心,甚至出現自卑心理,缺乏遠大的學習目標。第三,安于現狀。中等生對于自己的成績較為滿意,沒動力也不愿意與優等生進行競爭,在這種學習狀態下,中等生自身的特長往往難以突出,而家長和教師對其也較為滿意,不能夠進一步督促其進步。第四,人數較多。中等生是班級中人數最多的學生群體,而且較為不穩定,優等生可能淪為中等生,學困生也可能提升為中等生,同時中等生也可能變為學困生。為了穩定班級學習情況,關注中等生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二、防止中等生退步的有效途徑
1.注重因材施教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為中等生提供一定的表現平臺,充分調動中等生的學習激情。例如,有些中等生寫字很工整、漂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請這些學生在黑板上進行古詩詞抄寫或默寫,并對其表現進行適當鼓勵;一些中等生比較擅長閱讀發音,教師就可以適當安排這些學生在晨讀期間帶領其他同學進行課文朗讀。這些簡單的教學活動,不會占用教師過多的教學精力,卻能夠讓中等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高,發掘出中等生的個性和特長,進而防止中等生退步。
2.改革評價策略
為了促進班級內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需要改革教學評價策略,改變“榮譽只屬于少數人”的狀態,讓更多的中等生能夠通過努力取得榮譽。教師要改變只有優等生優秀的思維定勢,需要對中等生給予足夠的關心和期望。此外,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夠將優等生和中等生劃分的過分明確,可以將中等生當成優等生對待,使得中等生能夠更加肯定和認可自己,從而提高學習動力。
3.加強合作教學
合作教學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常見教學手段,合作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從而提升成績,而且還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從而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合作教學法的應用,不僅僅要建立優等生和學困生之間的合作小組,還要建立優等生和中等生之間的合作小組,讓中等生能夠與優等生進行更加有效的交流,從而發現自己的問題。
4.做好家校合作
中等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更加需要家長的配合。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往往較為穩定,家長也比較放心,因此,很少關注中等生的學習情況,學生覺得家長對自己的學習并不重視,自己也缺乏學習的動力,很容易出現成績滑坡的問題。同時,教師往往與學困生和優等生的家長交流較多,而與中等生的家長聯系較少,不利于中等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對此,教師要有計劃地與中等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在肯定中等生學習成績的同時,指出學生的進步空間,讓家長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家長則需要不斷肯定中等生的學習成績,鼓勵他們向著更好的成績努力,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總而言之,中等生具有良好的學習潛力,教師一定要提高重視,幫助中等生在穩定成績的同時,促使其不斷進步,提高班級整體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龔 美.靜待花開——淺析“中等生”的心理輔導[J].師資建設,2017 (7):104-105.
[2]熊天藝.滿園春色才是春——淺析教學中的中等生現象[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