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優秀文化浩如煙海,通過文字傳承至今,在小學教育教學階段,不僅是培養學生基礎漢語文化知識素養,更是要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讓學生通過小學語文學習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從小樹立學生文化自信。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發展,教育體系也在進行變革,新課改已經深入進小學教育教學體系中,因此也應對小學語文進行創造性教學,從根本上豐富小學語文教學體系,讓學生從語文識字學習、閱讀學習、作文學習等多個角度進行中華優秀文化傳承。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造性教學;文化傳承
創造性教學時新課改后小學教育教學新型手段,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創造性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了解中華優秀文化,幫助學生建立民族自豪感,讓學生能在于語文學習過程中傳承優秀中華特色文化。本文將對文化傳承在語文創造性教學中特質進行研究,討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傳承中華文化,并將文化傳承融入小學語文閱讀、寫作等教學內容中,挖掘語文教材課文中蘊含的文化內涵。
一、 小學語文創造性教學中文化傳承的內容
(一) 將愛國情感傳承到小學語文教學中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中唯一延續到今天的中國,我國具有很多優秀文化都蘊含在文學作品和文字中,一代一代傳承至今。漢語作為這些民族文化載體,其中蘊含的內涵和能量無法用數字進行估量,因此教師應通過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民族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讓學生通過小學語文學習把握我國文化人文屬性。
(二) 在小學語文創造性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審美能力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融合了中華傳統勤勞、勇敢等美德,并將我國傳統文化濃縮進小學語文教材中,提高文化審美能力,能從小學語文創造性教學中,吸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讓學生能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傳承中華良好品質和優秀文化。
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造性實現文化傳承的途徑
(一) 在小學語文成語、詩詞教學中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內涵
世界上所有語言都是以文字作為載體,中文也不例外。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詩詞教學和成語教學進行創造性改變,讓學生通過成語和詩詞背后的故事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內涵。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古詩詞《秋思》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教學,讓學生能通過古詩詞了解中國古代韻律之美,將古詩詞平仄韻律同小學拼音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古詩詞審美能力,為學生后續古文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讓學生傳承這首詩中所表現的古代思鄉游子之情。
還有就是在小學成語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傳承優秀中華文化內涵。例如成語“臥薪嘗膽”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成語背后越王勾踐如何臥薪嘗膽,最終以八千越甲吞并吳國的故事融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將吃苦耐勞的中華傳統美德傳承下來。
最后就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和六年級中穿插的漢字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進行創造性教學,讓學生能在漢字海洋中遨游,通過漢字游戲和漢字故事等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熱愛漢字,熱愛祖國和民族文化。
(二)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習前人優秀文化思想
中華優秀文化經過上千年歷史沉淀漸漸融合在我們的血脈中,同時我們的前輩也將他們的精神傳承在其文章中。在小學教學階段,學生受自身年齡限制,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創造性教學時,應將前輩們融合在文章中的優秀文化精神提煉出來,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能潛移默化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閱讀課文《詹天佑》中,教師可以將詹天佑潛心科研,為祖國交通事業奉獻終生的精神從課文中提煉出來,讓學生能從閱讀學習中感受這種精神,并以詹天佑為榜樣,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還有就是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中,第一組人生感悟教學過程中,這一組文章閱讀內容傳承了優秀中華文化思想,例如課文《頂碗少年》,教師可以將課文中少年初次頂碗失敗、二次頂碗失敗,到最后終于成功相關描寫都找出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投影在黑板上,幫助學生對課文中精神進行深入理解,讓學生能在語文閱讀學習中,潛移默化傳承這種堅韌不屈、迎難而上的精神。
(三) 在小學語文作文寫作中繼承中華優秀民族文化
小學語文創造性教學最主要任務就是能讓學生真正繼承中華優秀文化精神,因此,在小學語文新課改政策下,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精神上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良好品質、品德。為了讓學生能對語文中蘊含的中華優秀文化進行深入思考,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作文創造性教學。
例如在《頂碗少年》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就課文中頂碗少年在面對失敗、身處逆境時的堅持和拼搏競爭撰寫讀后感,讓學生在讀后感中對自己心中所念所想進行總結和闡述。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課文學習后立即進行自主思考,將課堂教學中原本模糊的情感明了化,并將這種百折不撓的中華優秀文化精神繼承下來。
三、 總結
從新課改在小學教育教學體系中實行以來,我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已經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但是隨著我國社會不斷進步,對小學語文教學要求也不斷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進行創造性教學,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根據語文教學內容將中國優秀文化融入其中,讓學生能夠從語文學習中繼承這些優秀文化、傳承這些優秀文化,為祖國培養具有優秀道德品質和文化內涵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秀麗.語文名師生活語文“化”人的實踐研究[D].溫州大學,2017.
[2]楊錦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建構芻議[J].內蒙古教育,2017(16):76-77.
作者簡介:
王東治,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紅古區夾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