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夢園
摘 要:一堂精彩的課離不開精彩的導入?!罢n堂導入”不僅是完整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打開學生求知欲的要是。設計精良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關鍵詞:英語教學;課堂導入;原則;方法
“課堂導入”就是一堂課正式開始前的課堂活動。“導入”被人們稱為“開場白”,它猶如樂曲的“引子”,戲劇的“序幕”,跳高運動員“助跑”,一輛新車的“磨合”。教師對一堂課的發揮和教學設計的完成與導入息息相關,并且導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英語教學課堂導入的原則
講臺如戲臺,教師就像是戲臺上的總設計師。一堂課的開始就如一幕戲劇的序曲一樣,只有好的導入能吸引更多的“聽眾”。好的課堂導入需要教師與學生間的相互配合。
第一、導入要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充滿趣味性的導入內容可以快速抓住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英語課從由老師“要我學”轉變成學生“我要學”。
第二、導入要有時代性
教師要利用學生了解的當下的時事信息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談論“unexpected events”,可以就新鮮的事件或新聞來勾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激活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三、導入要有科學性
導入的時間通常要控制在3至5分鐘左右為宜。若時間過長,就會顯得喧賓奪主,影響整節課的教學進程。時間過短,又會使課堂導入顯得“頭重”,擴大了導入的效果,從而導致整節課重點不突出。
第四、導入要有貼切性
教師設計的導入要和本堂課的內容相聯系,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教學內容,不能偏離文章內容。如學生在學習“country music”,那么教師可以找相聯系的鄉村音樂讓學生了解,從而更好的學習該篇閱讀。
第五、導入要有目的性
教師在設計導入前要明確學生將要學什么,怎么學和為什么要學。
第六、導入要有多樣性
導入要形式多樣,單一的導入會使學生失去對導入的興趣,則達不到導入應有的效果。
二、英語教學課堂導入的方法
導入的方式應依據學生,老師和環境三方面的條件,靈活多變地加以設計與應用。常見的方式有:
第一、復習導入法
復習導入法是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先讓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知識,以及激發學生回憶與本次課有關的知識點。如,在學習“現在完成時”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一般過去時。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調控自己的知識儲備來更好的進入學習。
第二、討論導入法
這種方法要求教師與學生就某一話題或某一熱點展開自由的討論,然后適時的導入所要教授的課文。如可以讓學生就“western culture”進行討論,這種方式可以打開學生的思路,為接下來的學習提供更多合理的思路。
第三、設置懸念導入法
當學生面臨問題時需要新知識來尋找答案時,他們才產生積極的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在導入新課時,應向學生巧妙地設置懸念,有意使學生暫時處于困惑狀態,使學生投入到積極的揭開“謎底”中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
第四、直觀導入法
這種方式就是通過圖片,實物,錄像或VCR片段等直觀的內容來導入教學。展現和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或錄像資料,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如學生對“The black clouds is hanging over my hand.”不理解,那么教師可以根據圖片進行直觀的顯示。
第五、娛樂放松型導入法
游戲,歌曲、故事、猜謎語、順口溜都是屬于娛樂放松型導入。這種導入目的在于為學生提供一個娛樂輕松的學習氛圍,訓練他們的模仿能力,尤其是在表達能力及聽力能力的訓練中,也可為課文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六、背景知識導入法
背景知識導入是教師把課前查閱篩選的與當堂課話題有關的背景知識以故事敘述或提問回答的方式進行的導入。如學生在學習“Robinson Crusion”。
課堂導入是一門高深的技術,也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如何有效的設計出適合學生,對教學有幫助的課堂導入,需要教師一定的功力。因為通過有效的導入,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求異,堅持獨立見解,既培養了他們主動參與的意識,又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進行創造。
[參考文獻]
[1] 邵細芳、歐陽菁;淺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J]景德鎮高專學報 2002,(03)
[2] 張國華;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模式探討 [J]; 廣州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 2001年04期
[3] 張鎖占; 英語課堂導入的設計[J] 衡水師專學; 1999年 01期
(作者單位:臺州學院英語系,浙江 臨海 3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