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福勛
摘要: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和思維能力養成的重要年齡階段,在這個時期注重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重視借助數學學科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育教學開展的關鍵,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如何有效的貫穿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真正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師關心的重點,新課標教學模式的創新運用對于數學教學的提高也是顯而易見的。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全新教學模式的實踐
一、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新型教學模式的意義
(一)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并不代表需要改變數學學科的教學基礎,而是運用多媒體技術等工具輔助教學,改變傳統呆板的教學氛圍,營造開放式、游戲式的教學環境。這種開放的教學環境,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力性,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缺乏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導致無法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新型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處于一種平等的溝通交流關系,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直抒己見,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大大提高。
(二)挖掘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思維習慣
數學學科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學習數學知識,引導學生知道如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也是素質教育下對于數學學科的基本要求。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重視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運用所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新型教學模式下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由于學生發展存在個體差異性,因此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思維習慣,數學學科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學知識和數學原理的講解,更多的是從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而運用新型數學模式記性教學,學生不僅會加深自己對于數學學科的理解,養成自己的思維和思考習慣,而且能夠通過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挖掘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新型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一)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學科具有極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其抽象邏輯思維尚未建立,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生動,結合日常生活的實例開展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教師可以借助小木棒、珠算器等工具,創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明白學習數學的意義和重要性。此外,開放式的教學環境還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良好和諧的溝通關系,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將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困惑與教師交流,從而促進學生成長和進步。
(二)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比較強的階段,這就導致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抽象性和邏輯性比較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感到乏味和厭倦。這就需要教師采用游戲化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游戲化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重點在于教學,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和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開展游戲活動,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學生在游戲中有所收獲。如在學習“奇數和偶數”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一個黑盒子和一個白盒子以及許多玻璃球,
(三)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教師對于學生數學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這就需要教師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運用自主合作教學法,在創設教學情境的同時引導學生分組進行合作探究和討論,在小學合作學習討論過程中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和應用能力。如當前應用比較廣泛的分層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基礎能力和綜合素養,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并讓每個小組根據教師提前布置的任務提出一個能夠解決的問題,在課前利用互聯網資源等進行解決,在課上教師將他們的答案交給其他小組進行驗證。通過這種學習模式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數學知識,并且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提升數學能力。同時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避免學生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最后,師生、生生之間進行互評,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習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學科是一門基礎性很強的學科,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邏輯分析能力的關鍵渠道。這就要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運用新型教學模式使得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運用案例教學法使得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實際的緊密相連,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此外,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師可以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從而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