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雷
【摘要】CAI——計算機輔助教學集文字、符號、聲音、動畫、圖形、影像于一體,已成為信息時代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和發展方向, CAI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應遵循它們的原則,應與原有的傳統教學手段一起相互補充,才能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多姿多彩,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關鍵詞】CAI應用 小學數學 教學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122-01
計算機的誕生只有半個世紀,但其發展速度、影響程度、應用領域都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項技術發明。在計算機的主要應用領域中,其中一大方面就是計算機輔助系統(CA),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和計算機輔助教學(CAI)。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集文字、符號、聲音、動畫、圖形、影像于一體,能有效地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認知活動,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目前,隨著多媒體技術、網絡應用技術的迅速發展,促使CAI 的研究和應用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CAI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具有它本身的特點和優點,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在數學教學中運用CAI我們應當遵循“意義建構、必要性、實用性、啟發創新”的原則,只有在正確的教育理論支持下,使CAI與原有的傳統教學手段一起相互補充,共同作用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豐富多彩,取得最佳的效果 。下面就從應用CAI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原則與技術結合,更新教學觀念
CAI的誕生是為了輔助教學,從某種程度上講它只是一種認知工具,CAI技術的發展僅為教學的改革提供了物質條件。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主要優勢在于CAI課件,這種教學輔助軟件,可以實現“問與答、教學演示、查詢和仿真、模擬實驗”等功能,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它還具有多媒體功能、人機互動功能和網絡功能。要想充分發揮CAI的技術優勢,在課堂教學中使用CAI,應遵循“意義建構、必要性、實用性、啟發創新”的原則。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構建者,因而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完成學習者知識意義的構建。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應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構建新形式下的數學教學模式。小學數學教學整個教學過程都要以“意義建構”為中心去設計和實施,為需要用而用,不是用來為課堂教學而點綴,更不是在公開課、觀摩課上的做秀,而是要發揮CAI的技術力量,去做傳統教學器材或教學手段不能做或做得不完善的工作,從而更合理地整合、優化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充分領悟數學的本質。在CAI課件的制作上,力求界面設計簡捷、明快,在課件演示的操控上力求進退自如,具有可操作性,內容取材、使用效果力求實用性。
二、傳統與現代互補,提高教學效率
CAI技術是一種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它主要是刺激學生的視聽感官參與認知活動,對其它器官的刺激較少。如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方面不如傳統的直觀教學法,學生可以直接進行教具或學具的演示,從中獲取數學知識。但有些實物模型教、學具精度不是很高,在拆拼過程中學生難以觀察它們細微的變化。很多抽象的數學知識如果先讓學生動手操作、集體討論,再觀看CAI課件演示,效果可能會更好。如:我教學 “圓的面積計算”和“圓柱體體積”時,就是把傳統的教具演示同CAI課件結合起來應用的。先讓學生看教具演示,通過觀察大多數同學都認為把圓等分成若干個小扇形再組合的圖形不像長方形,這時再讓學生看CAI課件演示,使等分的扇形越來越多,結果拼成的圖形幾乎就是一個長方形,這時再稍加引導,學生就很自然地推導出了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在教學中我們應當走出現代教學手段的誤區,使傳統的教學手段與先進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相互補充,充分發揮各自的優點,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率,給學生創造動手“做數學”的機會。
三、個別與協作統一,改善教學效果
教與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的雙邊活動,教師和學習者都是活動的主體。作為主體的學習者,他們的個體是存在著一些差異的,教師隊伍中有為數不少的教師習慣了講授式這樣一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此,在教學中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全班學生的數學能力不能同時普遍提高。CAI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平臺,利用它可以實現個體差異下相同的教學目標。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者的學習經驗和知識結構各不相同,因此,數學課件在設計制作上應有多個起點和多條學習路徑,以利于學習者從多層次、多角度地進入數學學習活動。每一個新的數學知識點,都有一個或多個固定教學目標,每一個目標都可以通過整合不同的任務來實現,讓每個學生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來參與活動,互相協作,使學習者群體(包括教師和每位學生)的思維與智慧被整個群體所共享,通過討論交流,讓整個學習群體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實現相同的教學目標。這樣有助于改善教學效果,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展,體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