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瓊
【摘要】隨著新課改不斷提出的新要求,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教育事業處在轉型和改革的關鍵時期,如何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軟件與教育教學相結合,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初中數學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充分應用多媒體軟件的優勢,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本篇文章簡要分析了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教學數學有效融合的應用價值,這對于創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初中數學教學 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130-01
數學是一門抽象復雜的學科門類,初中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充分應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輔助教學教學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可直接生動形象地幫助教師向學生展現知識內容,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與此同時,教師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還能簡化操作教學流程和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散發學生的思維意識,實現高效率的教學效果。
一、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內容多樣化
隨著新課改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對初中數學教師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教師需要明確的是,一切教學活動要堅持“學生為本”的方針,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1]。初中數學教師充分應用多媒體這種輔助教學手段,不僅使教學內容多樣化,而且增添了學生學習的方式和技巧,還激發了學生的潛能。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來說,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應用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手段,充分借助網絡技術的優勢,讓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汲取知識。
二、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散發學生思維
教師在針對初中生的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考量,結合學生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初中生時期是增強思維意識、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時刻,再加上初中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抽象復雜的學科,對此教師更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育。教師要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借助于其技術優勢,將初中數學知識以畫面的方式直觀地展示給學生,激發學生的思維意識。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講授函數的理論知識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技術,找出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畫或圖片,如汽車轉動、公園噴泉和物價等。學生在觀看到這些生動形象地畫面時,就會對這些圖片進行深刻思考,教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加深學生對函數概念的理解[2]。
三、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學生自主學習
初中數學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在向學生直觀展示知識的同時,又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這就為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提前,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比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將對知識要點的講解過程錄成視頻,放在網絡上,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課后時間進行反復學習,尤其是對重難點知識加以鞏固,既節省了時間,又提升了效率。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就是為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保證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空間,進而合理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3]。另外,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心理特點,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又改進和提升教學效率。
四、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數學試驗
初中數學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時,為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一般會在課上開展一些模擬試驗,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教師發揮引導作用,與學生共同研究和解決數學重難點。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應用的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手段,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特殊值驗證這一知識點,使用一些教學工具展現都是靜態的,并不能有效的加深學生的理解。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普及和應用,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打破了老套守舊的教學模式,初中數學教師可直接將數學知識內容形象具體地展現出來,在家上課上試驗,激發學生潛能[4]。例如,初中教師在講解“反比例函數”時,借助多媒體技術,可將雙曲線的形成和運轉軌跡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對反比例函數圖像、概念和性質的理解,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結束語:
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借助其優勢,散發學生的思維意識,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幫助學生開展數學試驗,以此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時,結合學生的整體情況和個體差異,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舉措,更好地改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彭麗.試析多媒體技術同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208.
[2]黎富武.多媒體技術同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探究[J].新校園(中旬刊),2015,(9):134.
[3]楊松.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2):160-161.
[4]韋順德.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小作家選刊,2016,(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