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輝
【摘要】情感是人類的特有屬性,情感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種,有利于提升內涵素養,健全人格。加強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轉變當前語文教學不良現狀、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的需要,也是適應當今時代的教育需求的需要。本文著重強調了情感教學的作用意義,以及闡述了職業技術學校語文教學情感教學的現狀,最后提出加強職業技術學校語文教學情感教學的方法對策。
【關鍵詞】職業技術學校 語文教學 情感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057-02
教育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授,更需要情感的融入,教育脫離了情感,就猶如行尸走肉,無法發揮教育的真正作用,語文教學更是如此。職業技術學校的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教學過程中注重情感要素,讓教學變得有血有肉,激活學生的感情細胞,讓其更加準確地理解掌握課文中心思想以及所要表達的感情,從而培養自身的思想素養,豐富自己的情感認知。
一、情感教育的意義
1.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認知,完善學生個性
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在情感上多表現為自尊心強、集體意識強,但是情緒不夠穩定,易受外界的影響產生波動。針對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這一特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健康的情感體驗,完善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健康心態。
2.情感教育是學生與課文溝通的橋梁
職業技術學校語文教材大多都是具有較高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內容,但是大多學生卻讀之無味,提不起絲毫的興趣。這是因為學生并沒能理解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讀不懂文章真實情感,因此自然無法領略文章所帶來的美。身為語文教師必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豐富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文章所要表達的真摯感情,產生共鳴,進而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二、職業技術學校語文教學現狀
伴隨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日漸重視,職業技術學校近年來連年擴招,學生數量不斷增加,而這帶來的結果是職業技術學校生源質量不斷下降。職業技術學校不受待見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全社會對職業技術學校的歧視還是普遍存在,認為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都不是特別優秀的學生;第二,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生源大多來自農村,素質參差不齊。而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在情感上也表現出不同的特征:第一,過于自卑,總覺得低人一等,對別人給出的評價較為敏感;第二,放棄自己,覺得學習不如別人好,再怎么學也學不會,所以干脆不學混日子,思維漸漸變得遲鈍,性格也變得暴躁孤僻。這些都是由于情感教育的缺失,導致學生缺乏最基本的情感生活,所以語文教學必須要增強情感教育,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職業技術學校的語文學科跟其他學科相比較,更加注重情感的體驗。古今中外那些優秀的文學作品無不體現著對祖國、人民、親人、家鄉等的深思與熱愛,在教材內容里,擁有著許多引人遐想的意境,帶著豐富多彩的藝術氣息,透露著感人的感情色彩。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以教材為主,引導為輔,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掌握作品中心思想,產生情感體驗,煥發無盡的生命活力,實現優質的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職業技術學校加強情感教學的方法
1.用閱讀增強學生對情感的把握
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用真情實感去朗讀,可以將學生引入課文的意境之中,進而全面深刻的理解課文內容。比如說在教課文《再別康橋》時,我會先播放錄音給學生聽,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去進行想象,并跟著錄音朗讀。同學們在朗讀過程中,就逐漸地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并慢慢地沉浸其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間接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
2.將作者經歷、性格融入課堂教學以激起學生情感
通過了解作者的經歷、性格、創作目的,可以提高對作品的深入理解,對掌握作品思想感情至關重要。比如說教毛澤東的詩集時,可以先讓學生去了解毛澤東的生平事跡,在了解之后就能夠明白毛澤東是一位多么偉大的愛國革命家、政治家以及詩人,他的胸襟膽魄都能通過他的作品體現出來,在對作品進行閱讀學習時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世界與精神。
3.用豐富的情感導入新課
在剛剛上課時,學生可能還沒有完全將心情平復下來,沒法進入學習的狀態,這時候就要進行有效的情感渲染才能讓學生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那怎樣激起情感波瀾呢,營造一種情境,或者歌唱一首歌,或者播放一首樂曲,或者講一個笑話、演一個小品等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情感效果,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之中。一個好的課堂開始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學習氛圍,讓學生迅速進入狀態,也有利于教師的教學,學生進入課文內容,身臨文中描述的意境之中,進而產生情感共鳴,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提高語文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教育需要情感的注入,語文教學也是一樣。教育如果沒有情感的融入,將變成一潭死水,沒法培養出具有靈魂的學生,培養的只是考試工具、書呆子,違背了教育的初衷。當老師用充滿愛意的心靈跟眼光去看待學生,喚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才能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因此,老師必須把情感教育重視起來,并將其切實落實到實際教學工作中去,我們的教育才能真正有實效,才能提升學生的人文涵養,才能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人才,社會才能富有生機并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林祥,張悅群.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3]倪文錦,于勤勛.語文(基礎模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范翠欣.建構中職語文教學的情感世界[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
[5]曹明海,張秀清.語文教育文化過程研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