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培章
【摘要】素質教育把以人為本當成高中政治教學的指導思想與教育理念,倡導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中心與主體,重視對學生個性的尊重與發展,目的是推動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本文就從以人為本角度設計高中政治教學活動的有效策略,進行了細致的研究。
【關鍵詞】以人為本 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075-02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以人為本,指的是教師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將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及知識基礎作為設計教學方案的中心與依據,努力為各種特點學生設計出能迎合其需求的教學活動,以便推動所有學生都能獲得較大發展。研究實踐表明,將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滲透到高中政治教學中,可激起學生較高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有助于教學效果的優化。那么,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踐行以人為本理念,是教師需要研究的關鍵問題。
一、創新教學理念,彰顯人文關懷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應大膽創新以往的教學理念,顛覆陳舊教學思想的影響,借助先進的教學視角處理教學問題,主動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并且,教師應積極學習前沿教學思想,重視學生個性發展,通過一視同仁的教育態度,給全體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良好平臺,深度挖掘學生的潛能,最終確保其可實現全面發展。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與《生活處處有哲學》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在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卞之琳的著名作品《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然后,教師應引導學生依據自己的理解與同桌進行交流,然后讓他們自由發言。針對課堂上不活躍的學生,教師應點名請他們說說自己對這一文學作品語言及意蘊的看法。當學生都表述了自己的觀點之后,教師應及時進行總結,并引導他們深入了解世界萬物之間存在的普遍聯系。另一方面,教師還可引導學生把《斷章》的內容與自身生活實踐聯系在一起,激勵他們就生活中蘊含哲理的事情與現象進行討論。一些學生說“我發現學習越多的知識后,感覺自己需要了解的東西更多”;一些學生說“水不與萬物爭論,水中有無窮的哲理”。從學生的交流與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都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悟出一定的哲理,同時學生在交流中發現很多哲理都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都充斥在我們身邊。教學實踐表明,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都有個性化的思維,在學習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此,教師應尊重學生個性,體現人文關懷,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個性及全面發展提供保障。
二、推行因材施教,推動全體發展
由于高中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適合他們的政治學習方法與方案也應有一定區別。這就使得傳統過于統一的“一刀切”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素質教育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政治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差異化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模式,借助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推動學生共同進步。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應借助測試或訪談等方式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并把學生的政治知識基礎當成重要的分組依據,把學生恰當劃分到對應的層次中。然后,教師在深度解讀教材重難點知識之后,制定差異化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盡可能滿足多種特點學生的學習需求。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與《影響價格的因素》有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明確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并把學生恰當分層。在此基礎上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以推動學生細致掌握對商品價格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使得他們獲得商品需求及供給給商品價格帶來的巨大影響,明確價值規律的主要內容。在教學活動完成之后,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能力與基礎,設計出差異化的課后作業,使得他們在完成符合自己特點的訓練題目中推動自身學習能力的優化。同時,教師還應制定差異化的評價方案,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使得所有學生都能體會到收獲的喜悅。
三、改革教學方法,優化學習體驗
政治課程具有抽象、艱澀的特點,再加上各種特點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較大不同,因此在以人為本的教學活動中,傳統應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新的教學標準與需求,不利于各種特點學生學習效果的優化。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尊重各種學生的認知特點與規律,盡可能設計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這不僅可激起學生更高的學習情趣,而且還可提升學習效果,同時還可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與《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用小組合作教學法組織課堂活動,讓他們都能在小組中就身邊遇到的或者聽說的消費不理性的行為進行列舉與討論,并發表看法。教學實踐表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且這種新穎、高效的教學方法更易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各種特點學生學習效果的優化,并可讓他們體會到政治課程學習的樂趣與價值。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可使用的先進教學方法還有微課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辯論教學法等,教師應結合學生需求恰當選擇。
總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踐行素質教育指導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提高教學效率與效率的關鍵形式。因此,教師應大膽創新傳統教學理念、推行因材施教、改革教學方法,以便為各種特點學生設計出可滿足其需求的學習活動,最終使得學生在扎實掌握教材知識的同時,還能獲得較快的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國良.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政治以人為本教學體系的健全[J].科技創新導報,2015,(18):168+170.
[2]李哲.以人為本——高中政治教學新課改的理論之源[J].赤子(上中旬),2015(0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