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霞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與發展,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在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養成正確認知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進行語文教學,應當著重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指導,遵循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發展規律,能夠進行實踐教學通過具體分析與統籌策略,滿足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多元化發展需求,從而促進學生良好素養的發展。本文簡要分析,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教學策略。希冀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進一步延展與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養不斷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 小學語文 教學策略 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066-02
引言
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卻忽略對學生語文技能與語文素養的培養,使心理降低語文學習興趣,久而久之甚至產生了厭學心理。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勇于創新探索,能夠摒棄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結合時代發展需求,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規律,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一、挖掘學生潛力,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尊重學生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探究。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及時的調整,并改進教學方案,適應時代發展特色,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與學習技能。例如:教師在講解《陶罐和鐵罐》這篇文章時,可以要求學生充滿感情的、流利的朗讀該文章,并通過小組討論,或者是自主學習來掌握生字詞。通過朗讀課文,有助于學生了解到陶罐與鐵罐的談話內容,通過文章中的細節描寫“鐵罐的傲慢與陶罐的謙遜”使學生能夠懂得多看別人長處,正視自己短處,能夠全面的分析問題,進而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通過組織學生自由朗讀,有助于學生了解文章所表達的具體內涵,或者是通過小組練習對話,邀請學生到講臺上進行表演,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也激發了學生的課堂表現欲望。
二、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小學階段,學生天性活潑開朗,具有樂觀好動等特點,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下自主地進行語文知識探尋,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深入挖掘教材內容,進一步拓展延伸,使學生能夠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教師能夠具備創新精神能夠創新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與興趣愛好,培養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精神。例如:學習《趙州橋》這篇說明性較強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向學生簡介趙州橋的雄偉,再分析古代的石橋與木橋特點,包括跨海大橋與跨江大橋,通過創設栩栩如生的學習情境,有助于引入新課程。在課前帶領學生感受現代大橋的個性特色,再領悟古代石拱橋的獨特風韻,以此來欣賞著名的石拱橋——趙州橋。通過情境導入,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充滿學習興趣,帶有好奇心的進行課堂探究。
三、積極運用互聯網設備,拓寬學生知識面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更新了人們生活學習的方式,也使得小學語文課堂變得生機盎然,所以教師應當積極運用互聯網設備,為語文課堂注入新鮮與活力。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制作電子課件,簡化教學過程的同時,增強課堂參與度,使學生能夠有較為廣闊的空間進行探討研究,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講解《頤和園》這篇文章時可以制作簡單精美的電子課件,展示幾組頤和園的景色圖片,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與學生進行互動談話,問學生是否去頤和園游玩?都去過哪些景點?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教師再揭示主題,簡要講解頤和園,以此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運用多媒體播放輕松愉悅的音樂,使學生能夠伴隨音樂進行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時期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應當以學生為本進行素質教育,能夠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個性特點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加強自身專業素質的積累,創新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彭蘭瑩.分析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J].中華少年,2016(1).
[2]楊萬嶺.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