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
【摘要】小學教育的關鍵就在于激發學生學習潛力、開發學生智力、為學生今后學習生活打下堅實基礎。語文作為學生學習和理解關鍵性學科,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學習其他學科,還可以幫助加強學生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主要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能提升閱讀實力,更好從外界獲取信息,提升其寫作能力,幫助學生向外界表達自己。對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效整合可以幫助學生從小養成良好閱讀寫作習慣,為學生今后語文和其他學科學習鋪平道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寫作 有效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091-02
在小學時期,學生心理和生理年齡都處于一個關鍵階段,這個時期會對學生人生走向和學生性格形成產生關鍵性影響。針對這個年齡的學生來說,在進行小學語文教育時,不僅要注意培養學生閱讀和寫作方面能力,更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心靈洗滌和精神升華。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一向相輔相成,將二者進行有效整合可以綜合性提升學生語文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閱讀寫作習慣,使學生終生受益。本文將根據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教材,對如何進行閱讀寫作有效整合進行分析。
一、將閱讀與寫作聯合,進行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
對于寫作來說,閱讀是它的基礎。雖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二者分開進行教學,但實際上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對學生進行閱讀進行引導性教學,幫助學生從語文教材中獲取信息,同時培養學生知識獲取能力。在進行課本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反復閱讀文章,了解文章中蘊含的深刻道理,提高學生藝術鑒賞能力。例如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晏子使楚》,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角色閱讀,體會課文中晏子各種舉動的深刻內涵,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例如,晏子在訪問楚國時,楚王為了羞辱晏子和齊國,讓晏子鉆狗洞,而晏子卻說:“訪問正常國家走城門,訪問狗國走狗門。”這句話既沒有直接侮辱楚國又維護了自身尊嚴。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還可以更加細致對學生進行引導,還是這一段內容,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晏子是‘看了看說而不是‘想了想說”, 這是因為“想”一定時間,使用“看”可以突出晏子思維敏捷。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由個別詞語入手,加深其對文章理解程度。這樣學生在后續進行閱讀時,就可以自行對文章進行深入分析,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學生寫作時,也會不自覺使用這種手法,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對于閱讀來說,寫作是對其深化和表達,可以體現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寫作可以幫助學生加深文字把握能力,加深其文字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將寫作訓練融入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在完成日常課本教學后,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寫讀后感,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還可以鍛煉學生知識整理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如何對小學語文閱讀寫作進行有效整合。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充分考慮到學生理解能力和心理年齡特點,選取課文生動有趣,內容積極向上,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此基礎之上應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為學生設置與課文相對應的閱讀情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并對教材內容進行擴展,讓學生回家后能根據自身興趣進行自主閱讀。
寫作是學生通過文字對自身情感進行抒發,針對小學生這個群體而言,很難獨立對文章等產生深刻理解,為了對學生進行深入引導,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課文學習內容,撰寫讀后感;還可以讓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精讀,將優美段落標出進行深入理解,對精彩人物、景物描寫和古詩詞等進行摘抄,并根據實際寫作需要進行改寫,為學生寫作積累文學素材,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很多學生在進行寫作時都會表現出難以下筆情況,寫作內容也大多空洞乏味,不能通過寫作實現自我表達。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學習其中修辭手法,布置寫作練習時也可以根據課本閱讀內容進行設置,如教材中《晏子使楚》教學結束后,教師向學生布置讀后感作業,為了有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章寫作手法進行分析,這樣學生在總結過程中,會自然學會如何在自己文章中進行寫作。
總結:對于學生未來整體發展而言,小學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小學語文閱讀寫作能力也像兩條腿一樣,幫助學生在今后學習和生活道路中平穩前進。閱讀和寫作之間關系也像兩條腿一樣,只要將二者進行有效整合,才能幫助學生均衡發展自身實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定要抓住寫作和閱讀相通之處,從學生角度出發,隨著時代變化更新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對閱讀寫作進行有效整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為學生今后學習鋪平道路,幫助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家文. 閱讀與寫作,學習語文的“黃金搭檔”——小學語文閱讀寫作的有效整合芻議[J]. 新課程(小學),2017(01):90.
[2]李莎莎. 強化閱讀積累 提升寫作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有效性對策[J]. 考試周刊,2017(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