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社會各界相繼組織了金融職業競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其影響力與覆蓋面在不斷擴大,對金融行業及高職金融教育改革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新形勢下,高職金融專業的發展應該迎合這一趨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依托各類金融職業技能大賽,加快高職金融專業教育改革。基于此,筆者在文章中主要探討了如何有效發揮職業競賽的作用,切實保障高職金融專業人才教育目標的實現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教育 金融專業 技能型人才 職業競賽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廳課題“依托職業競賽構建高職金融技能型人才培養研究”,項目號:2015ZCY123。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234-02
近年來經濟發展對于具有復合型的金融專業人才需求與日俱增,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是一種發展新契機。同時各級單位積極舉辦的職業競賽,對高職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對實現“課崗證賽”的有效結合,加快高職金融專業培養目標以及完善金融專業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方式和內容都起著重要現實意義。在本文中,闡述了當前高職金融專業職業競賽的現狀及特征,并從多角度提出了創新金融人才培養的建議。
一、當前高職金融專業職業競賽的現狀
(一)由教育部主辦的關于高職銀行業務綜合技能大賽
2018年6月2日在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第二屆全國職業院校綜合技能大賽。此次關于銀行業務綜合技能競賽是金融類專業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重要舉措,有助于推動產教結合及信息化手段和計算機仿真模擬技術在高職金融教學中的應用,使高職金融類專業快速適應現階段我國銀行業的蓬勃發展。此次競賽主要考核選手對銀行業從業知識的掌握情況、銀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銀行柜面業務處理流程及規范、個人理財業務技能、代理保險業務技能和金融產品營銷技能以及業銀行票據業務處理能力。
(二)由全國金融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關于高職金融專業的職業技能競賽
金融教育職業指導委員會從2013開始舉辦了銀行綜合業務、理財、保險等各項賽事,連續舉辦多年。比如由參賽隊員在銀行仿真業務競賽平臺上按照銀行規定的流程完成日初業務處理、對公存款業務處理、個人儲蓄業務處理等等與銀行日常業務相關的內容。在手工技能項目中由每個參賽隊的三名選手選擇一項技能進行比賽,包含點鈔、傳票算及字符錄入等內容。這一項目在2015年舉辦的金融職業技能賽中做了一些改變,由每個隊的兩名選手同時完成以上所有手工技能的內容,對于金融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此外,在2014年、2015年社會各界相繼舉辦了保險綜合業務技能競賽、投資理財規劃技能競賽等。這些競賽包含了銀行基本業務、保險業務以及投資理財項目,盡管在具體競賽中設計思路比較單一。但是設備條件比較成熟,涉及的內容廣泛,包含了金融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各項技能,對于高職金融專業教育指明了發展方向,而且為2017年教育部舉辦職業競賽及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對推進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與變革起到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其他方面的金融競賽
除了教育部和金融教指委舉辦的職業競賽外,其他單位、企業也會舉辦一些相關的職業競賽。比如金融與證券投資模擬實訓大賽,其影響力也比較大。在比賽過程中,主要是用某一虛擬交易系統與中國證券市場實時數據對接,并為參賽隊員提供等額的初始虛擬資金,由參賽隊員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金融市場行情,在制定交易策略,了解真實的金融交易操作和市場競爭情況。同時還有一些銀行等金融企業會定期與高校聯合舉辦一些創新創業競賽。無論哪一類金融競賽,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加強金融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復合型金融技能人才提供了重要的發展平臺。
二、高職金融職業競賽的特征
(一)高職金融競賽迎合了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從近幾年各級單位舉辦的各類職業競賽及設計的內容來看,可以將金融職業競賽定位為:發揮金融職業競賽的重要作用,推進我國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滿足金融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而且通過職業競賽可以檢驗高職金融專業教學的成果,了解學生掌握的金融業務能力水平,同時也為各類高職院校的金融專業提供了促進師生交流的平臺。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職金融專業也一直致力于培養復合型的金融專業技術人才,并建立以“綜合素養、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為重要內容的人才培養體系。總之,社會各界舉辦的金融職業競賽順應了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迎合社會經濟建設與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體現,并將實現高職院校金融專業“工學結合、學做合一”作為教育改革的最終目標。所以,金融職業競賽與高職金融專業培養目標存在緊密的關聯,具有一致性。
(二)金融職業競賽項目涉及依托于行業市場,體現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在各類金融職業競賽中,競賽項目的設計都是依托于行業市場的實際需求,比如考查金融專業學生的銀行柜面業務操作能力等都是重要的體現。而且項目的設計都是根據市場發展不斷變化的,保證高職金融專業教學與市場需求一致,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近年來,我國金融行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而且銀行規模不斷壯大,促進金融產品種類的增多,也突出了個人理財的重要性。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銀行機構推出了越來越多的理財產品和個性化服務。在這種情況下舉辦的金融職業競賽內容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比如在競賽項目中增加了個人理財、互聯網金融等業務,貼近行業市場實際發展,具有仿真性。
(三)金融職業競賽內容與崗位需求和職業資格考試對接,涉及的考核范圍較廣
在舉辦的各類職業競賽中,項目和內容的設計需要事先做好對行業整體的調研,比如零售柜員、對公柜員以及客戶經理等多個崗位,并針對這些崗位需求設計了競賽項目,涵蓋了豐富的金融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職業資格考試的所有題庫。同時競賽內容對于金融專業學生考核的范圍很廣,重視考察學生的實踐綜合能力。
所以,社會各界舉辦的金融職業競賽與高職金融專業培養目標一致,貼近市場需求,并反映出在實際金融崗位中對于人員實際技能的需求。同時,在金融職業競賽中考核目的明確,涉及范圍廣,內容合理,對接了職業資格考試,也為高職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指明了發展方向。所以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應該依托金融職業競賽,加快完善金融專業課程體系,以賽促學,切實提高金融專業教育水平,為社會培養復合型的金融專業人才。
三、依托金融職業競賽高職金融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建議
(一)有效整合“課、崗、證、賽”,加快金融專業教學改革
“課、崗、證、賽”的融會貫通是現階段高職金融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其目的是將課程、崗位、資格證以及職業競賽有效結合,實現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促進教學改革與行業發展的一致性。在這一過程中,將高職院校、金融行業以及企業等重要資源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早日實現培養復合型金融人才的目標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在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應該要求學生具有“誠信、合規、創新”的職能素養,能夠用所學知識為客戶設計個性化的服務,具備較強的職業能力、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業務擴展能力的復合型金融人才。金融職業競賽內容的設計緊密聯系市場實際,具有針對性。所以依托金融職業競賽的需求,高職院校在金融專業教學工作中首先要做到培養目標明確,將課程、行業、工作任務以及知識技能整合起來,有針對性、目的性的開展教學活動。
(三)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金融課程體系
結合近些年舉辦的金融職業競賽,高校可以建立科學、符合市場規則和發展的金融課程教學體系,將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導向,加快金融專業教學改革。從最近的職業競賽項目設計來看,市場對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主要是知識的綜合性與實踐操作能力,而且實際教學中也會涉及到多個核心課程。因此,高校在改革金融專業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好對市場的深入調研,了解實際崗位需求,將職業素養、專業知識與技能、實踐操作等融會貫通,構建適合金融專業發展的、實踐性的教學體系。
(四)重視教學內容的創新與更新
無論是教學還是競賽,作為金融專業教師應該要有對行業認知的靈敏度,能夠及時發展行業變化,并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將教學活動、職業競賽以及崗位需求對接。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和惠普金融快速發展起來,促進了理財規劃師、個人投資理財顧問等職業的發展,并且市場需求不斷增多。這就需要高校金融專業教學能夠貼近市場需求,在傳統銀行業務的基礎上不斷更新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此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也應該重視將銀行知識考核與金融知識的結合,為學生順利參加從業資格證考試提供針對性的指導。
(五)加快金融實踐教學的落實
在高職銀行綜合業務競賽中,主要采用“手工與銀行柜面業務信息化”和“個人與團體”的競賽方式。在金融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也可以借鑒這種方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并指導金融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比如將金融機構的具體工作內容、流程以及考核標準納入到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相對真實的訓練環境與場地。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創新能力、職業素養、團隊協作能力以及能夠將理論靈活用于實踐的能力。
(六)加快教學評價體系的創新
在金融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職業競賽的標準創新和改進教學評價體系,除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考查外,還應該增加學生的“工匠精神”、職業認知等內容,并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作為考查的重點內容。同時教師還可以將企業尤其重視的“愛崗敬業、團隊協作、堅持不懈、質量意識”等職業精神納入到教學評價體系中,對推動高職金融專業教學改革進程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結論
近年來,無論是教育部、金融機構或是企業與高校聯合舉辦金融職業競賽都為高職金融教學改革指明了重要的方向。依托職業競賽的項目設計、內容以及標準,高職應該加快建立完善的教學實踐體系,創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等,將教學、競賽、人才培養目標以及行業發展有效對接,切實推動金融專業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石偉平.當前我國高職改革發展中的若干問題思考[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1-5.
[2]張慧波.高職院校治理及教學改革實踐[R].杭州:杭州職業技術學院,2017,(13).
[3]王成榮,等.基于城市需求的金融職業人才培養改革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1):75-81.
作者簡介:
柳明花(1980.07-),女,朝鮮族,黑龍江省延壽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農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