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京
摘 要:小學語文課程,是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發展語文素養、體驗課文情感、享受快樂過程的重要基礎課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具體閱讀特點與接受能力特點,進行更加有效的教學,用以提升閱讀教學效率。通過對小學語文課程閱讀教學的研究,來試圖為大家總結出一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之路,希望能夠促進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效率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注重培養學生通過閱讀有效獲取信息的能力,重點發展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獲得情感體驗的能力,為學生構建快樂的閱讀過程。在此期間,我們應以自主、合作、探究、參與、共享、互動的教學原則,不斷根據學生的最新發展需要及接受特點,進行更加有效地教學,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不斷提升。以下就結合具體的小學四、五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情況進行詳細介紹。
一、培養學生通過閱讀有效獲取信息的能力
在小學四、五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課文的難度相對于低年級來說有了明顯的提升,課文中含有的信息量也有了明顯的擴大。對于學生而言,如果閱讀篇幅增加,閱讀的能力得不到提升,會感覺到在閱讀過程中很是吃力。我們根據小學四、五年級課文的特點,培養學生通過閱讀有效獲取信息的能力,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升了閱讀效率。
例如,我們在小學四年級《秦兵馬俑》一課的閱讀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利用略讀和精讀進行了系統的課文自主閱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我們讓學生利用略讀,將通篇課文快速瀏覽一遍,并總結出課文的結構和層次。之后,我們利用分段落的精讀,讓學生將1~2自然段,3~7自然段,8~9自然段作為三個層次,進行分層的精讀。分層精讀首先需要讓學生利用精讀總結出每個段落的大意,之后仔細研究每個段落的文章內容、生字生詞、修辭手法等要素,使學生能夠層次分明地獲取課文信息。在分層精讀過后,我們又組織學生進行對課文的有感情朗讀,通過朗讀促進學生再次閱讀課文,發展學生的朗讀能力,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二、重點發展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獲得情感體驗的能力
語文閱讀是人類獲取情感體驗的重要源泉。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應重點發展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獲得情感體驗的能力,利用自主、合作、探究式閱讀的方式,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有效獲得情感體驗。
例如,在小學五年級《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課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我為學生介紹了東漢馬援“馬革裹尸”的故事作為課程導入,之后在黑板上寫下了毛主席的詩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尸還。”學生紛紛提起了閱讀興趣。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活動,在自主閱讀課文過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課文思想情感的合作、探究式討論。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痛斥美帝國主義及聯合國軍侵略朝鮮的野蠻行為,認為毛岸英烈士是我國千萬民族英烈的光輝代表,見證了毛主席濃濃的父愛與革命的大無畏精神。我在學生討論過程中不斷觀察,不時對學生予以幫助,討論結束之后幫助學生總結本課的中心思想——愛國主義思想,讓學生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充分的提升。這次自主、合作、探究閱讀,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體驗到了課文中的情感,發展了通過閱讀課文獲得情感體驗的能力。
三、為學生構建快樂的閱讀過程
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單純地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灌輸,使學生在被動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體驗不到閱讀過程中的快樂。我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利用視頻閱讀、音樂閱讀、情境創設閱讀等多種方式,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閱讀環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享受到了快樂,從而有效提升了教學效率。
例如,在小學四年級《長城》一課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了教學視頻,讓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對照課文閱讀,使學生體驗到了快樂的學習過程。在多媒體閱讀之前,我首先通過互聯網搜集了大量的有關長城的視頻資源,之后利用視頻制作軟件,為學生剪切出一部長達15分鐘的視頻影片。影片中通過對長城的歷史、長城的功能、長城的現狀的介紹,為學生理解課文提供了幫助。影片以大量的實景視頻,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到了長城的外貌,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課文中的語言含義,體驗了快樂的學習過程,提升了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見證世界的窗口,是學生思想情感的港灣,是學生發展語文素養的主要途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總結學生的最新學習需要,利用更加適合學生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不斷提升閱讀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教學發展閱讀能力,收獲文學知識,提升道德素養,發展情感境界。
參考文獻:
[1]陳華碧.試談新時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2(5):188.
[2]張平.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22(6):20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