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要】中國傳統節日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當今社會人們在過節時更多的是關注其外在形式,對文化內涵的關注相對比較欠缺。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特別是幼兒情感教育,他們是非常生活化的,需要在實踐性的活動中進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園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中國傳統節日教育不僅能讓幼兒感受到節日的魅力,還能夠豐富幼兒的教育內容,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
【關鍵詞】中國傳統節日 傳統文化 幼兒情感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5-0011-02
中國傳統節日不僅豐富多彩、各具特色,而且積淀著中國人的倫理、信仰、情感、知識、經驗和智慧,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中國年,是自然時序更新的一個周期,也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時節。元宵節,是過年的壓軸大戲,也是狂歡熱鬧后一年生計勞作的開始。清明節春意盎然、生機勃發,在春耕播種之時,感謝先人和大自然的恩賜,清明前的寒食習俗融入到清明節,便有了紀念的意義。端午節,天氣炎熱,百蟲孳生,百病侵擾,應及時送災驅疫,以保健康平安。吃粽子、賽龍舟,為了紀念詩人屈原,也為了弘揚愛國精神。七夕節,銀漢秋光、瓜果成熟在望,意味著愛情也充滿期望。七夕觀銀河兩岸的牽??椗撬?,為的是彰顯牛郎織女忠貞不渝的愛情。中秋節,桂子飄香,月圓人圓,其樂融融。重陽節,陽盛而轉陰,惜秋敬老,天地和諧,福壽康寧。冬至節,陰極陽始,安身靜體,以度寒冬。
幼兒期是萌發各種情感的重要時期,幼兒的情感教育穿插在各個傳統節日當中,對孩子的情感發展能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節日文化不是單一的而是復合性的,我們對傳統節日中幼兒可接受的部分進行選擇和梳理,通過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豐富他們對傳統節日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從而培養他們對自然、對國家、對家庭以及感恩、感受美的情感。
我們課題組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這八個中國傳統節日作為研究重點,在這些節日中挖掘以上情感教育內容。
自《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促進幼兒情感發展的研究》立項以來,課題組已經就“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現以《中秋節》為例向大家呈現我們進行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
農歷八月十五,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玉露生涼,明月圓滿,果實充盈,是感恩日月、祭拜天地、家人團聚的大好時節。在中秋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圍繞“團圓”、“月亮”、“詩詞”這幾個關鍵詞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
一、在環境布置中營造節日氛圍
利用班級主題墻張貼有關中秋節的來歷、習俗、傳說等圖片,讓墻壁說話,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向幼兒滲透中秋節的相關知識。比如中秋節起源于帝王祭祀說、農業生產慶祝說以及月餅軍糧說等等,關于中秋節的神化傳說更是美倫美奐:嫦娥奔月、吳剛伐木、玉兔搗藥,以及中秋節的習俗:賞月、吃月餅、玩花燈等等。孩子們每天浸潤在這樣的主題環境布置當中,傳統文化漸漸根植于他們心中,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延伸節日教育
教師發動幼兒及家長收集月餅盒投放到手工區,并指導幼兒利用廢舊的月餅盒制作成形態各異的空中吊飾,懸掛在教室走廊上。孩子們在親手制作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又將班級走廊裝飾一新,營造了節日的氣氛。同時利用廢舊物品進行環境創設也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
閱讀區投放與中秋節有關的繪本,如《小莉的中秋節》、《過中秋》、《兔兒爺》、《月亮的味道》、《伊伊,中秋節快樂》、《爸爸,我要月亮》等優質繪本,教師利用閱讀時間給孩子講述這些經典故事,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了解中秋節。
三、挖掘教材開展集體教學活動
月亮作為中秋節一個永恒不變的主題常常被人們津津樂道。教師設計了《月亮的變化》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幼兒觀察八月十五前后的月亮,并用圖表的形式畫出來,讓幼兒發現月亮一天天的不同。幼兒通過觀察、記錄,初步感知到月亮的變化,從而增進了幼兒對月亮的認識,加深了其對中秋節的了解。
四、利用家園互動,增進親子感情
古人有詩云:“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薄按猴L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敝星镏梗鹿怵崳湃税褕A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在中秋節來臨之際,我園舉行了“湘潭市第一幼兒園2017年中秋節詩詞大會”。活動中,幼兒與家長一起通過朗誦詩歌、演繹傳說等形式歡度中秋。我們通過營造溫馨的氛圍讓孩子體驗與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的美好情感,從而讓孩子們感受到親情的可貴。親子活動的開展,有效地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了幼兒尊敬長輩、關愛家人的優秀品質的形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提出:幼兒園要利用民間游戲、傳統節日等,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主要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幫助幼兒感知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理解人們之間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友好相處。在每一次傳統節日到來之際,我們都會從它的文化內涵出發,充分挖掘其教育價值,通過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各種活動,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身上得到傳承和發展。而且每一次活動的開展對培養幼兒的多種情感起到了積極作用,孩子們在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同時,親社會行為也得到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