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雨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都重視課堂的導入,其實課堂結尾部分的總結也同樣重要,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可以在進行小結的時候檢驗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升華,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習講究溫故而知新,課堂小結也是一種簡單的溫習,幫助學生回憶課堂上的重點內容。小結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真設計小結部分。課堂小結不要總是一種固定的模式,要多加以創新,讓學生每節課都有不同的感覺,產生更多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小結;教學
課堂小結作為語文課完整組成的一部分,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僅有很少的一部分教師會在自己的教學結束之時加上總結的部分。做事應該善始善終,既要做好課堂的導入,精心設計教學流程,又要在最后的幾分鐘為課堂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不僅如此,課堂小結還可以為下一節課做鋪墊,讓學生產生好奇心,提前進行預習。小學生一般都沒有自己總結學習內容的習慣,這方面的意識淡薄,所以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完成這一過程。在教師的帶領下,全班學生一起歸納,會更加高效。
一、歸納總結課堂內容
課堂小結的基本作用就是歸納總結課堂內容,教師在進行小結的時候,不能忽視了它最核心的作用。語文知識點本就零散,相對于數學之類的知識結構比較松散,再加之小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是很好,容易遺漏課堂上講解的內容,小結可以成為一個查漏補缺的機會。
歸納總結意味著小結是整節課的精華,教師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向學生的傳授知識。如果缺少小結部分,課堂容易給人一種戛然而止的感覺,非常的突兀。一般教師在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結束課堂,有時候一篇課文只能講解其中的一部分,如果在下節課全部講解完成之后沒有進行總結,學生會覺得兩節課之間聯系不強,有脫節的感覺。歸納總結不僅僅是對教學內容的一種概括,也是幾節共同主題的課堂之間的粘合劑,提醒學生要聯系前后。
比如課文《少年閏土》篇幅較長,一節課無法完成教學,需要分兩道三節課進行講解。在最后一節課的結尾,教師要帶領學生回顧之前的教學內容,以免學生因為相隔時間較長,已經產生了一定的遺忘,難以理解課堂內容。利用課堂小結,讓學生重新明確課堂重點,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提高教學效果的做法。
二、形式的靈活多變
教師不能總能使用固定的課堂小結形式,一成不變地沿用之前的方法,只會獲得越來越差的效果。課堂小結和其他教學部分的本質相同,都是課堂的一部分,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必要的改變。
有的教師喜歡在課堂小結的時候只做相同的事,仿佛是課堂的保留項目,毫無新意。不妨嘗試多種形式的交替使用,讓學生在課堂的最后有更多的學習興趣。比如講完了《金色的魚鉤》之后,教師通過隨機提問的方式帶領學生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種做法勝在師生的互動性加強,學生必須在課堂上保持全神貫注,才能回答出教師的問題,保證了聽課效率。在下節課《橋》的小結時,采用教師出題,學生統一完成隨堂練習。這樣可以檢查每一個學生的聽課效率,督促學生認真聽講。以上只是兩種比較簡單的小結方法,更多優秀的教學手法需要教師自己進行探究。
不斷地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班學生的幾種小結形式,交替著使用,讓學生在每節課將要結束之前難以預料教師的結束方式,不得不在上課期間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聽講,又能有效減輕重復的枯燥。
三、自己的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教師最好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堂結束之后,自己也進行一番簡單的總結。在初始階段,學生不知道具體該怎么做,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自己的課堂小結,告訴學生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段時間之后就讓學生自己也要養成做課堂小結的習慣,獨立完成課堂知識的梳理。
教師的總結是面向全班學生的,缺乏針對性,不可能適合每一個層次的學生。每個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都是不盡相同的,教師很難照顧到所有同學,所以學生自己做課堂小結非常有必要。而且學習本來就需要不斷地鞏固之前的知識,總結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習方法。小學語文課堂的容量不大,學生需要整理的內容很有限,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就能做好。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在課堂的最后部分進行歸納總結,還要教給學生總結的方法。
課堂小結作為語文課的一部分,在小學的語文的教學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小學生很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錯過課堂上的某些內容,或者過快地遺忘,課堂小結可以很好地避免類似的問題。簡單的回顧只需要短短幾分鐘時間,不會耽誤正常的教學,卻能收貨明顯的效果。語文教師應該反思自己在這一方面的欠缺,盡早地在自己的教學中做好課堂小結。
四、結語
一個簡明扼要的課堂小結,是一節優秀語文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我們稱好的作文結尾為“豹尾”,簡潔有力,語文課堂也應該如此,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結尾,同時又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曾潔,余應源.“科學世界”語文教學科學化芻論[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