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摘 要:當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獲得了迅猛發展,以多媒體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不僅為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信息量,而且也將有效的載體和平臺提供給了學生與教師,教師應當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創造和展現音樂的哲理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和韻律之美,從而幫助和引導學生實現細細品味、體驗認知。本文主要對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音樂;教學;應用策略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信息技術可以提升教學素材的多樣性
信息技術可以通過音樂、文字、動畫、視頻等方式強化對學生視覺和聽覺的刺激,幫助和引導學生獲得直觀化感受,強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提升。較之于傳統的教育教學手段,信息技術教學讓音樂課堂和音樂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師應當以課程的具體教學內容為依據,綜合性地運用和設計圖片、視頻以及網絡教學信息資源等,強化學生注意力的充分聚焦。
(二)信息技術可以提升教學內容的形象性
傳統音樂教學中教師經常性地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多是采用板書教授的形式進行教學內容的展示和教學重點的強調,這樣的方式極大地影響和制約了小學生音樂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特別是在樂理和歌唱兩個教學環節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提不起來、學生的信心難以被提振,而信息技術模式下的小學音樂教學可以通過多樣化呈現方式強化學生注意力的吸引,實現良好教學氛圍的創造,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信息技術可以提升教學主客體互動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教學活動開展的交互性較差,這與音樂這一學科的教學特點和規律是極不相符的。音樂教學包含和囊括的內容十分廣泛,其中包括了音樂欣賞和唱歌活動等,有著較強的教學實踐性,基于此,教學過程中應當強化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強化學生感知能力的發展,實現良好教學氛圍的創造和高效教育課堂的構建。特別是運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領唱和合唱等,強化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性的發展與提升。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實現音樂教學激趣導入
著名文學家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這樣看來,有興趣的去了解、去學習,無疑比沒有興趣的去學習效率要高的多。那么,再加上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各種事物的喜愛程度不同,注意力的不集中,基于此,教師必須要設立一些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愛程度的新型教學方式,以此來獲得的更好的學習效率。教師們可以在課前打開多媒體,先給同學們播放一些關于學習目標的有趣圖片和小視頻,進而使用語言來引導他們進入一種學習的意境。例如:二年級《十二生肖歌》,教師們可以這樣講:十二個可愛的動物朋友,住在一個有趣的生肖樂園里,今天它們要在一起舉行一場聯歡會,你們想去看看嗎?(想)那咱們就開著火車向生肖樂園出發吧!(多媒體播放火車開了),然后,再說:“聽,哪些動物朋友來了?還有許多的小動物也參加了這次大聯歡,它們呀!在和同學們捉迷藏,藏進了歌曲中,請同學們仔細聽,認真看!(多媒體播放十二生肖歌)。”誰來說說你從音樂中聽到了哪些小動物來參加聯歡會了,是的,今天來參加聯歡會的是十二生肖(出示課件十二生肖)有誰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呢?(學生回答多媒體逐一展示)繼而引出學習的主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就是《十二生肖歌》”。這樣子一引導,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音樂,體驗到音樂獨特的美,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二)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強化小學生音樂認知
游戲也是低齡兒童課堂上的主要教學手段之一,同時,游戲也有開發智力、引導思維、促進小學生發展的作用,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上采用益智類游戲的方法,使之充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開發智力,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小學生愛上音樂學習。角色扮演的益智類游戲能夠幫助小學生強化對音樂的學習與認知,小學生多數小學生歌曲描述的對象是植物或者小動物,著眼于強化小學生對音樂內涵的理解與認知,從而更好地對音樂學習進行接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對音樂中所涉及到的角色進行充分的扮演,以此來幫助和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蝸牛與黃鸝鳥》這首小學生曲目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分別組織兩個孩子對黃鸝鳥和蝸牛進行扮演,通過多媒體將這首曲目播放出來,讓小學生對著屏幕、以動物的特點為依據進行自身扮演角色動作的演繹,這樣小學生就能夠對不同動物的特征進行學習和領悟,借助肢體語言和旋律對音樂進行充分認知。在《找朋友》一章節的音樂教學過程中,筆者對教師進行了有效的布置和裝飾,營造出輕松、愉悅、歡快的氛圍,并借助多媒體進行小學生之間手拉手、一起玩的畫面,這樣小學生就能夠被這種教學的情景所吸引、所感染,然后讓小學生做“找朋友”游戲,即分別拉住不同的小朋友的手進行歌曲的演唱、每次所找的朋友都應當是不同的,這樣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度和參與度一下子就被調動和提升起來,他們就會帶著感情、帶著興趣,積極地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之中,且在情景創設的有效引領下,小學生的興趣被提振起來了,進而學習的樂趣也能夠不斷的培養和提升,小學生對音樂主題表現和音樂知識內容的理解和認知更加深刻、更加到位。
三、結語
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便于教學開展,尤其是小學音樂這一注重活躍思維、帶動唱跳的學科,滲透和融合信息技術方法手段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將一些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將靜態的音樂知識內容實現動態化呈現。這個過程教師還可以將信息技術的一些知識內容、方法技巧充分滲透其中,并結合具體教育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促進學生知識內容認知程度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陽.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6).
[2]丁夢嬌.現代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好家長,2018(47).
[3]蘇明文.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探討[J].學子(理論版),2017(5).
[4]羅天恩.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的途徑[J].向導(教育導刊論文),2018(4).
[5]雷盛.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教育,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