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彩圖
【摘要】素質教育是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要求,對于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意義重大。但是,目前我國的高中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教師進一步結合素質教育的需求,在日常的教學中需要采取多種策略和方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以促進學生學習不斷進步的同時得到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素質教育 高中數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9-0149-01
當前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正朝著趨同的方向進行,無論是教育哲學領域還是課程論等領域,都在探索適應當今世界經濟及社會發展要求的教育改革之路。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改變了我國傳統應試教育中的缺陷,對提升教學水平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水平處于不斷提高的狀態,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一定問題,需要教師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結合實際情況對數學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和完善。如何在進行素質教育的同時又能有效提高學生成績,結合現階段的數學教學活動,進行如下思考。
一、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高中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以及數學知識的運用,忽視了數學的其他價值。這種教學環境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差,也缺少對數學知識的主動探究意識,忽視了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更沒有重視數學和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這些現象嚴重影響了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無法達到數學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在目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高中數學教學的策略,深化課程改革,培養育人品質,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
二、課程改革的主要表現
(一)學科知識結構
在學科知識結構安排上,分為必修與選修模塊,面向不同的學生,學生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力,減輕了學生的學習任務與負擔。
(二)學科知識內容
在知識內容上注重知識與生活應用的聯系,學以致用,有助于學生對知識本身的掌握,同時體現了知識的實用性,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素質教育視野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有效策略
(一)加強師生互動
首先,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保持融洽的互動氛圍,讓學生能夠表達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見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其次,要在課下教學中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和疑問,并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其中,教師要特別注意與后進生之間的交流,對于這些學生來說,本身對數學具有比較強烈的抵觸情緒,教師必須要使用正確的溝通方式,找到他們抵觸數學的原因,以鼓勵的方式為主,逐漸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可以慢慢接受數學,學習數學。
(二)學會引導 循循善誘
在平時與學生討論題目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導,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刻觀察,去偽存真,有創見性地解決問題,這樣有時學生會想到令教師意想不到的解題方法,這是學生創新精神的體現,這種創新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相信在教與學互動的過程中,教師也能從中學到一定的東西,這種互動會形成良性循環,更會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熟悉教材內容 靈活掌握變化
新增加的內容與傳統教學相比較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不妨利用教材中的這一特點,將數學融入生活中,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能力,達到素質教育中對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
(四)對學生進行評語激勵
學生在作業中出現審題、計算、分析、解題等方面的錯誤時,教師可以在錯誤處作出記號,用評語進行點撥,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訂正。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主要的是教給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完成作業不認真時,一定要耐心地說服,在表揚他的優點的同時,委婉地批評或者表示出對他的希望。對于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一定要充分尊重其人格,對于他的每次進步,都要鼓勵,要消除其自卑,激發其斗志,樹立其信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期待的目光。
四、結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結合目前新課程改革中素質教育的要求,把握教材內容,采取多種策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拓展學生思維,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用具有人文精神的語言關懷鼓舞學生,在肯定中提出不足,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從而達到深化課程改革,提高育人品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秦書.高中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之淺見[J].好家長,2017(48):206.
[2]茍江.基于素質教育理念的高中數學教學思考[J].考試周刊,2017(3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