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揚
摘 要:在現代教育不斷改革的今天,體育教育事業也在不斷地發展,并逐漸地將“終身體育意識”作為體育教學的核心目標。它要求體育老師在高中體育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強身健體、學到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讓學生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鑒于此,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圍繞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展開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體育教學;終身體育;積極性;教學效果;差異性
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就是學生在有限的生命里,不斷地學習體育知識并參與體育鍛煉,有明確的終身體育意識。所以,高中體育教學課程就是培養學生終身意識的橋梁,因此,我們體育老師一定要結合高中生的學習特點“對癥下藥”,并且采用創新性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激發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育積極性
高中生普遍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勝心強,做什么都想爭第一。因此,老師們可以抓住高中生的這一學習特點,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設計出具有競爭性的游戲和比賽,結合學生的好勝心,讓他們無形中提高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為培養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我會在高中體育課堂上定期組織乒乓球、羽毛球的比賽,還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雙人跳繩比賽、仰臥起坐接力賽等,除此之外,我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設計了一個競爭游戲:我事先把班上的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讓這兩隊中的每一個成員和成員之間都相距一定的距離,接著我讓兩隊的第一個成員再把事先準備好的報紙平鋪在肚子前面,頂著風,然后快速跑向各自隊里的下一位成員,依次進行,最后看看哪支隊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報紙最快地傳送完畢,我會給那只隊伍運動鞋、羽毛球拍等獎勵,也因此學生會更加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這種競爭性比賽和游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體能,還能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一種“我第一,我能贏”的潛意識里提高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為培養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做鋪墊。
二、改善教學方法,提升高中體育教學效果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只靠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是遠遠達不到教學要求的,體育老師們應不斷地革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一種完善的教學機制里提升學習體育知識的效率,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例如,在高中體育體操教學中,我就運用了多媒體技術來講解體操教學內容,我先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體操分解動作的視頻,然后自行進行學習和模仿,再結合我的動作呈現為學生講解容易出錯、不容易學會的動作,讓學生快速、高效、靈活地掌握體操動作。除此之外,我還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進行了分層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我意識到很多女生有身體不方便的時候,因此我經常會讓她們進行適當的休息或者組織她們做一些小游戲,并給她們灌輸終身體育的意識,講解終身鍛煉的好處。而對于男生我則告訴他們男兒當自強,要經常鍛煉身體、活動筋骨,提高自身身體素質,最終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
三、實施開放性教學與創新性教學,充分認識學生的差異性
我們都知道,要想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體育老師們還要明白學生才是體育課堂的主人,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做到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實施開放性和創新性教學,認識學生的差異性。
如在一個期末體側中,體測項目中的跑步分為100 m短跑和800 m長跑,有的學生體質比較好,能在短時間內跑完全程,比較適合短跑訓練,而有的學生則缺乏鍛煉,在跑步中耗時比較長,我就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和身體素質來制訂跑步時間標準,減輕學生的壓力,讓他們覺得體育運動是一件輕松快樂的事情。我還在每周的體育教學中開展創新體育項目,例如在本周我教授學生打太極拳,我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太極拳的動作形象化,比如“手揮琵琶”和“白鶴亮翅”等動作,我根據動作特點來做一些相應的形體變化來引導學生去學習,學生學得又快又好。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運用新型的教學方式能提升體育教學的趣味性,進而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性,提升了體育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而且最重要的是還能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而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
可見,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引入終身體育意識,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最重要的是還培養了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因此,我們老師一定要學會應用合理、高效的教學方法增強高中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完善體育教學機制,讓師生共同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強化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知,最終為社會培養出全方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偉.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J]. 當代體育科技,2014,4(7).
[2]張傳麗.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