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軍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有關高效課堂的課堂模式和相關理論層出不窮,但這些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學校課堂教學實施中存在著內化不足、效果不佳的現象,這些現象嚴重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理念在教學中的推進。在深入研究新課程理念和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有關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綜合分析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在學校教學中的推進情況,談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效課堂在學校教學中推進時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高效課堂;面臨問題;改進措施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學生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為教育的核心目標。在這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結合當前教育信息化發展,在學校課堂教學中現出了各種各樣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這些模式在全國學校的廣泛推廣掀起了一股教學模式改革的熱潮。本文談談這些教學模式在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一、新課程實施以來高效課堂改革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課堂教學中現出了各種各樣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各學校在推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很明顯的內化不足、消化不良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很多學校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中,對新課程理念的基本內涵理解不足、教育信息化發展不足、外加高考指揮棒導致學校課堂教學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間來回擺動。
1.新課程理念的基本內涵理解不足
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全國各地推行著各種教學模式,在學校教學中出現了各種不能適應教學要求,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的現象。這些現象的存在,首先是由于有些學校在新課程理念的實施和課堂教學改革中存在著“概念”教改,也就是說,很多學校實施的課堂教學改革都停留在概念層面,運用網絡上得來的抽象“概念”指導課堂教學。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學校并沒有教學班級特色的“導學案”,這導致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從根本上落不到實處,無法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效的課堂互動,也就難以實現高效課堂。
2.教育信息化在學校教學中還處于低級階段
經過多年的發展,全國很多中小學都基本實現了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設。但在課堂教學的信息化應用上,還處于低級階段。首先是教師的信息技術素質較低,教師對于現代的教學媒體不熟悉,很多教師對于教學課件的應用僅僅停留在下載層面,這嚴重制約了教師根據本班實際實施課堂教學的能力。其次,在教學管理上,很多學校由于教師不熟悉互聯網,教學中在新技術和新應用的接受和使用方面,特別是學生利用互聯網學習的管理尚處于盲目狀態。大多數學校對學生利用互聯網實施堅決禁止的態度,在阻止學生過分上網的同時也切斷了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的通道。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如果學校能夠善于利用互聯網,學生便能實現更為有效的課前學習,完成信息傳遞過程。而要完全實現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目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新課程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
新課程理念下,在全國各地推廣的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都欠缺考慮兩個關鍵問題,一個是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覺性問題,另一個是教學媒體的應用問題。在現階段的分班制度下,一個班級的學生參差不齊,難以實施統一的課堂教學,而讓學生自主學習,又存在學生自覺性不到位的問題,很多學生難以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對于課堂教學和課堂活動內容也無興趣,這就需要教師想盡一切辦法督促學生完成作業。如何實現教師督促學生有效完成作業,是很多教學模式所欠缺的。為了改善這些情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1.尊重教師的專業化地位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尊重學生人格,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要求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最佳狀態實施課堂教學。這一理念在教育信息化發展以后有了更加便利的實施措施。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如何實施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習慣、興趣、認識能力、認識水平、學科素養、課堂師生互動的實際情況,隨時做出調整和安排,對每一個學生掌握新知識的認識途徑、認識方式也應該根據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習慣和不同愛好,以及他們的興趣所在,靈活作出安排。
2.提升教師的多媒體教學技能
在現階段,很多教師對現代教學媒體不熟悉,難以實現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傳統教學中教學媒體比較單一,教學媒體的重要性沒有得到足夠重視。而在新的教學條件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其他各種教學媒體和教學手段的發展,熟練掌握和應用教學媒體已經成為教師教學技能提升的必要條件。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高效課堂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學校要從教學管理層面和教研層面做出更多,在學校教學和教研工作中,學校教導部門和教研部門要做好服務,正確引導,給教師以更為廣闊的空間;加強教師培訓,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實現高校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希貴.學生第一[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2]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注: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課題編號DX[2017]GHB2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