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數學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旨在通過引進生活化內容來提高學生數學自主意識,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生動的展現出來。本文主要圍繞數學教學生活化重要意義、實現數學教學和生活相融合的對策等方面展開討論,在對數學教學生活化重要性有所掌握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包括豐富教學內容、創建生活化場景等,在提升數學教學效果上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前言:實際生活中通常會發現數學的影子,并且部分數學模型的構建是基于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得到的,這就說明數學和生活兩者存在緊密聯系。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實踐時,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內容,促使學生結合自身實際生活經驗來完成知識體系建設過程。通過突出數學知識生活化特點,能一定程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一、數學教學生活化重要意義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主要存在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不緊密的問題,無法保證數學知識在實際問題上的有效應用。并且教師更多注重傳授解題技巧和解題思路,相對來講較為枯燥,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降低學習效率。高中數學教學主要目的在于應付考試,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其與實際間的聯系,而將生活化理念融入到數學教學中,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使得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運用能力,并有利于提升他們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1]。要求教師結合實際問題引出知識點,以便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進一步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是數學教學生活化必要性的體現。
二、實現數學教學和生活相融合的對策
(一)豐富教學內容
為了達到數學教學和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學目的,應從豐富教學內容這一角度,通過為學生提供生活化教學內容,來提升教學效果。傳統教學實踐中,通常是對一個抽象的概念進行解讀后安排學生進行習題訓練,但是由于數學知識大多較抽象,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會加大學生學習難度,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而設計生活化教學內容可有效降低學習難度,使得數學知識貼合學生生活實際,可保證學生對知識點有初步了解,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例如,在學習導數這一概念時,如果單純按照教材內容來講解知識點,將導致學生學習過程面臨一定困難,面對抽象的數學概念,無法保證學生通過自身想象來掌握它。而將導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如引導學生思考汽車不同階段的加速度,再結合實際案例具體分析,可保證學生對導數概念和計算方法有深入理解。
(二)明確教學目的
要想實現教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還需要從生活化角度出發設定教學目的。傳統的單方面傳輸的教學方式會極大程度降低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忽視了將生活經驗融入到數學課程中,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這種情況下,需要盡快制定數學教學目的,并在教學目的引導下高效開展教學活動。例如,目前大多數高中數學教師將提高學生數學知識運用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的,這就促使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教師有意識的指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此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等能力。
(三)創建生活化場景
創建生活化場景是實現數學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的關鍵。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保證學生全面掌握抽象的知識概念,因此,在講解某一知識模塊時,可首先創建一個生活化場景,鼓勵學生在這一教學情境中積極思考數學定義,有意識的尋找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體現。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幫助學生構建他們的知識體系,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數列知識時,教師可首先引入一尺之錘,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一例子,引導學生借助數學模型來分析這個實際問題,即是將生活模型轉變成數列模型,并根據模型分析數列是有窮的還是無窮的。這種做法可促使學生對數學概念有一個系統認識,之后可鼓勵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具體來說,通過構建生活化場景來分析數學模型,能加深學生知識印象,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提取題干中生活化信息
在鍛煉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時,同樣需要注重對題目中生活化信息的提取,使得題干設計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而激發學生共鳴,不僅改變學生對數學知識過于枯燥的印象,還能促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的密切聯系,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2]。實踐表明,在為學生提供生活化數學知識的情況下,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生活興趣,學生可深入分析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并建立起數學模型,之后結合生活實踐歸納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數學問題,要求學生運用其抽象思維能力進行解題,盡可能全面收集題干信息,避免由于模型中變量引入過多而導致結果錯誤。具體來說,學生應在日常習題練習中,注重生活模型向數學模型的轉變,在整合有效信息基礎上確定解題關鍵。
(五)合理布置作業
在布置數學作業時,應能引導學生的生活化思考,促使學生將所掌握的知識內容落實到解題實踐中。通過課后習題練習,能保證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間的密切聯系,并熟練掌握將生活模型轉變成數學模型,之后利用數學模型求解問題的解題流程,從而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例如在學習微分和導數知識內容時,教師會布置相關作業,使得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導數知識,如自由落體、高臺跳水中的提到的加速度概念,便于導數知識有一定關聯,需要學生圍繞這些生活現象進行數學建模,鼓勵學生通過自學掌握導數概念。同時,要做到課堂教學與課下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將課堂上構建的數學模型引進實際問題中,從而加強學生記憶。
結論: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對學生未來發展有重要意義,能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了加強數學教學效果,需要從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方面著手,通過將生活實際結合到數學教學中,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數學教學事業發展注入活力。數學教學朝著生活化方向發展,可更多體現數學知識應用性和樂趣性。因此,有必要加大對數學與生活相結合的研究,以便為數學課堂添加樂趣。
參考文獻
[1]盧闖.讓數學與生活互動——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3(55):56-56.
[2]任小英.在生活中尋找數學——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實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18).
作者簡介
勞國慶,男,籍貫:浙江紹興,1986年7月出生,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