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繼芳
摘 要: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對于學生成長至關重要,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學生品德素養、社會認知能力,小學階段對這一學科的教學也非常重視。為了促進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成效的提升,不少教師將創新能力的培養融入其中,有效實現了兩者的雙贏。不可否認,借助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直接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關注于這一問題,從不同方面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眾所周知,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對于學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其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是典型證明。為了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少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師在教學中進行了諸多嘗試,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有效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但是,當前的具體培養實踐,仍舊存在一些不足。如何采取有效策略,進一步激發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效能,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應該關注的問題。
一、注重和諧,營造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潛能能否得到較大程度的激發,深受環境和氛圍的影響。因此,要想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必須注重創新氛圍的營造。本文認為,小學階段的學生,需要格外關注他們的特定需求,必須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激發內在潛能,進而增強創新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和諧互動關系,密切師生聯系,為創新氛圍的營造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我在進行《認識我自己》這一課時的教學中,就充分借助上述理念開展了教學活動,獲得了顯著成效。這一課時的教學,旨在增強學生對自我的認知,進而提升學生自我效能感。為了在達成這一目標的同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我秉承了“多給學生一點鼓勵”的理念,在學生回答問題、剖析自我等各個環節,我都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在這種鼓勵之下,課堂氛圍十分和諧融洽,學生創新意識得到激發,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最為首要的環節就是激發學生創新興趣,這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基本前提。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與一般學科教學不同,需要借助一定的案例來開展教學。實際上,案例教學就是通過一些真實或虛擬的故事,來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感知情境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進而達到激發學生創新興趣的目的。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教學情境創設妥當與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著學生創新興趣能否得到激發。
例如,我在進行《我為同學喝彩》這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激發學生創新興趣,就借助教學情境的創設,開展了教學活動。教學中,我拋出了一個問題:你的哪個同學做過值得你為他喝彩的事?這一問題的提出,為學生創設了問題情境,讓學生有了問題導向。學生緊密圍繞這一問題進行了思考。待學生思考結束后,我引導學生進行了發言。發言的過程,也是學生進行信息分享的過程,無形之中創設了教學情境,讓學生深刻感知和掌握了課文知識點,創新興趣得到激發,涌現出了諸多新穎合理的觀點。
三、開展活動,培養主動
活動教學,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占據較大比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激發。并且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也是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要緊密圍繞社會中的熱點問題,讓學生開展積極主動的合作探究活動,在實踐中學習相關知識,可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創新主動性。教師需要做好學生活動的指導,幫助學生開展真正有效的活動。
例如,我在進行《放眼看交通》這一課時的教學中,就有效踐行了上述理念,培養了學生創新主動性。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保證絕對安全的前提下,走上大街觀察交通狀況,讓學生在不斷觀察中逐漸了解身邊交通的真實狀態,為后續理論學習奠定堅實基礎。這一活動,讓學生創新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加強,學生紛紛開動腦筋,密切合作,進行創新實踐,成效顯著。
四、借力技術,提升能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深度影響了教育教學變革,這是教育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時代背景。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同樣需要充分注重信息技術力量,將其有效運用到教學過程中,革新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直觀的教學模式,進而為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教師要發揮好教育活動引導者的角色功能,充分借力信息技術。
例如,我在進行《藍色的星球》這一課時的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就借助上述理念開展了教學活動。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借助多媒體播放了地球的3D全景圖,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看到了地球的顏色和狀況。通過觀看,學生直接看到了地球以藍色為主色的繽紛色彩。這一直觀教學方式,是借助信息技術實現的,讓學生很好地了解了課文所要求的主要內容。
總而言之,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在適當舉措的輔助下,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能夠僅依靠教師教學,學生自身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十分重要。教師要善于采取舉措,激發學生增強創新能力的意識和行為,形成內外雙向互動合力,以實現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伯榮.略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中的創新教學[J].讀與寫旬刊,2016,13(6).
[2]巫煜輝.小學品德與社會的創新教學活動形式初探[J].考試周刊,2015(3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