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英
摘 要: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行激發和培養,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學習,最終獲得更多的學習成果。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對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是小學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就針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所以,為了可以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和能力,必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為其更好地發展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分析
針對數學這一科目來講,它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不成熟,所以,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借助學生對數學具有的好奇心,激發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使小學數學中的很多問題得到合理的解決。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加強教學趣味性
小學數學所學習的內容多數來源于生活,教師在整個教學中,要將教學內容和生活進行整合,這樣可以激發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可以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知識,這些知識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數學知識,教師要善于抓住并引導學生將其轉化,為教學所用。比如,在學習“鏡面對稱”這一教學內容時,為了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可以在課后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和父母一起查找有關鏡子的資料。這樣做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將課堂上的教學有效地拓展到課后進行理解。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和調查活動等方式積極參與,使課堂教學逐漸步入日常生活,增加許多課外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判斷力和推理能力,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大思考空間。
(二)創設性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所以需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公式”時,教師可以制作一個圓柱形的直筒或者是其他的模型,讓學生自己進行裁剪,分析裁剪后可以得到一個怎樣的圖形,讓學生憑借著自己的想象力來分析。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實驗,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在學習的過程中同時獲得學習知識的興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應用能力得到提升,還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
(三)通過實踐,提高學習興趣
由于數學知識有著邏輯性這一特點,這對小學生來說,增加了學習數學的難度。想要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掌握,教師就要對學生的數感進行培養,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而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老師要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創新,以學生為主體,有效地滿足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為學生建立相應的平臺,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認識周長”的教學中,教師為了保證學生充分地掌握周長的概念,增加實踐教學力度,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周長的內涵,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數感。老師為學生準備不同的形狀,向學生了解相關知識,學生結合圖形畫出周長。學生在互動中開展學習,為進一步學習數學知識奠定了基礎,同時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四)采取合理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針對層次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評價要以正面為主,同時,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其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此外,教師還要充分尊重學生,注意他們之間的差異,特別是對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對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應該降低學習難度來為學生創造一些使他們獲得學習的機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信心。比如,在學習“正方體面積”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找出幾個相同的正方體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拼接,然后數一下有多少面,這樣學生會想出很多的方式,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信心,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的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不斷創新,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參與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素養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魏如根.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析[J].成功(教育),2012(18):51.
[2]尹翠玲.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析[J].中外交流,2017(24).
[3]謝春容.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6(6).
[4]余洪照.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探析[J].未來英才,2016(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