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永芳
摘 要: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之后,會直接走向工作崗位,因而對于他們職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與此同時,如何有效提高學生在英語方面的職業能力,也成為了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大部分學生職業能力較低,作為英語教師,更應該對學生采用富于創新性的方法進行教學,并嚴格落實教學計劃,在課堂教學中,將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貫穿其中。本文中,筆者就高職英語教學中職業能力的相關培養方法提出有關的見解。
關鍵詞:職業能力;培養;高職英語;教學模式
1 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
1.1 教學的認知薄弱,教學水準需要提高
職業英語教學,應該加強對實踐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內容對于課本內容教材的照搬照抄的現象較為嚴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系統教學的理念,教學過程中過度的重視對于英語專業詞匯的教學和語法分析,教學內容缺乏整體把握,教師教學理念難以形成自給自足的循環體系。在職業意識英語教學中,一些人認為英語教學的開設無足輕重,他們認為英語課堂的開設跟他們的專業知識相去甚遠,有一些學生甚至認為英語課堂應該是英語專業的學生應該學習的科目,他們在初中已經掌握了英語的教學內容,這方面的誤解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這種公共基礎課程的認識,過度的對專業課程的設計花費心思,從而忽視了英語課程,造成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缺失。
1.2 英語閱讀教材陳舊實時性差
高職院校培養學生主要是從專業技術方面,在高職學生的英語方面的要求較低,只要求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技能。高職院校的學生在英語方面的技能培養,應該根據不同專業進行分類,職業英語方面進行技能培養,達到社會發展需求高技術復合型人才。然而,在高職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英語課程題材的選擇上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在教學過程中長期沿用陳舊的教材,教學模式也較為單一,在英語課程學習中精講和略講也沒有細分,高職英語教學中缺乏專業對口。學校教師在英語素材方面沒有進行研究發掘,尤其是通過從多角度把握時事熱點,這實現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最新的高精尖融入到英語教材中是非常困難的。此外,在一些英語教材的改革開發中,并沒有引入大量的高職英語專業方面的素材,教材缺乏教育性和時代性。所以,改革高職院校的英語素材對提高其英語知識水平大有裨益。
1.3 傳統英語教學對英語閱讀的忽視
在一些傳統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長期沿用傳統教學方式,對英語閱讀課程不重視,在教學時拘泥于文章生詞和語法的理解,忽略英語閱讀遇到的根本問題。教學中缺乏對學生英語閱讀技巧的培養,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時運用滿堂灌的方式,通過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交流和學生互動性差,沒有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教師自身大量的翻譯,學生缺少主動性,對英語的了解僅限于個別單詞和句子上缺乏整體把握,學生不能從根本上學習英語了解英語。教師在面對高職英語教學時,缺乏對文章類型分析不足,學生英語時沒有文章的閱讀技巧。教師在教學時沒有感情投入,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缺乏英語閱讀熱情。英語閱讀過程需要有獨立思考、自主分析的過程,英語課程不僅僅是單純的語法練習課程,應該因材施教、技巧培養、提高學生英語水平。
2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原則
2.1 注重因材施教原則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必須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開展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著力滿足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在學生最近發展區理論指導下,促進所有學生英語能力的發展。為此,應當尊重因材施教的英語教學原則,注重根據學生的英語職業需求,制定科學的英語教學方案,給學生提供多種參與英語活動的模式,能夠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分類指導,給學生提供不同內容和難度的英語教學,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
2.2 培養英語能力原則
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全面提高學生應對崗位的綜合素養,因此對待不同專業的學生,應當使用不同的英語教學模式,從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著手,促進學生職業英語能力的有效發展。因此,高職英語教學必須改革現有的體制,注重增加英語實踐教學項目,創造良好的英語教學情境,在全面融入職業英語的背景下,結合學生未來的發展需要,有效開展以職業需要為基礎的職業英語教育。
2.3 靈活使用教學方法
高職英語教學必須注重靈活使用多種英語教學方法,注重創新英語教學方式,從而解決學生的英語學習問題。首先,應當根據學生現有的能力水平,合理分配英語教學時間,注重在理論結合實際的基礎上,科學地處理好實踐教學比例,既要鞏固學生的基礎能力,又要促進學生職業的發展。其次,注重創新實踐空間,運用情境教學、互動討論等多種模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新穎性。第三,注重課上課下溝通,實現完整的英語教學體系,達到有效教學目標,全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能力。
3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3.1 教學模式
3.1.1 分層次或分級。在新生入學時,可以根據新生的英語成績高低將學生分成幾個班級。這幾個班級的的學生成績不同、英語基礎不同,由此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可以在充分掌握學生基礎知識水平、理解接受能力等實際情況,并基于因材施教原則制定出針對性的英語教學內容、難度以及方法,這樣一來既能讓不同層次學生較好地學習及掌握知識,又可以憑借此極大程度地提升高職英語教學與人才培養質量。
3.1.2 分階段。高職英語教學主要要經歷的階段有三個,分別是:基礎英語教學、職場英語教學和行業英語教學。在基礎英語教學階段,我們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英語基礎知識的教育,引導其將這些知識運用于實際。職業英語階段則是以基礎英語階段的前提,重點培養不同專業通用的職場英語能力,經過這個階段,學生才能夠在將來的工作中具備堅實應用基礎。同時,此階段還可以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道路上更往上一個層次。行業英語階段則是一對一的對學生進行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在此階段,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結合各專業內容,深入學習與專業有關的英語知識和實際運用。
3.2 考核評價模式
要保證教學模式正常實施。我們就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教學評價。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整體性評價,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學習的成果,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的認識,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因此,積極的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都具有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
3.2.1 形成性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應職業教學改革的要求,在現代的職業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結合的背景下,我們要采用形成性考核與綜合性考核相結合的評價體系。除了對學生進行學習成績的評價考核外,我們更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的技能和能力進行評價。在后一中評價中,教師可以采用教學記錄袋和學生學習記錄檔案。在各個環節的記錄和考核學生。
3.2.2 考核內容與操作相結合。由“教師教學記錄袋(30%)+學生學習檔案袋(20%)+職業情景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考核(50%)”的比例進行考核可以得出教學結果。教師教學記錄袋包含學生考勤、課堂表現、課后作業完成度、平時測試等要素,通過這些要素可以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學生學習檔案袋是對自己學習情況的記錄、自我能力評價、第二課堂活動參與情況的記錄等等,檔案袋的存在提高了學生有效地自覺學習的能力,為教師和資料庫提供了多種多樣的評價材料,讓考核評價能更開放化、多層化、全面化;職業情景英語綜合能力考核是終結性的考核,它包含筆試和口語兩部分。其中筆試含有聽力、閱讀、翻譯、寫作四部分內容,口語則是通過設計具體的職業活動,要求學生用英語演示職場活動,借此考核學生職場中的英語綜合能力。
4 結語
高職英語必須從高職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在充分尊重學生需要的基礎上,豐富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注重使用科學先進的英語教學方法,切實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斷滿足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賈志穎,陳俊媛.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評價方式改革與實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10):155-156.
[2]馬健.以就業為導向的船舶高職院校英語職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船舶職業教育,2013(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