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瑤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行,當前的教育理念更加側重于以學生為主體。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作為綜合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學生作文的啟蒙點,它更注重的是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因而成為教學中的重難點。本文從誘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語言積累、結合生活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三個方面展開探究思考,希望對于小學作文的教學以及我國現代化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促進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綜合素養
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應該更加強調生本理念與人文關懷,因為高效的寫作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自身天賦潛力的發掘和個體優勢的彰顯,同樣在綜合素質與能力方面有所裨益。所以在對于語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采取良好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引發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培養留心觀察生活的習慣并對其進行記錄,再加以不斷的訓練與積累,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達到提升小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本文通過思考與實踐,并結合學生情況探討了創新寫作教學的途徑,希望能對小學語文作文的教育工作提供些許幫助。
一、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在最為普遍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往往直接為學生布置一個課題作為作業要求,并且加以字數的限制。對于學生而言,這樣的語文寫作更像是在完成一場不得不應付的作業,而非個人思想的表達與創作。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誘導學生對于寫作萌發興趣,才能更加自主的完成寫作教學的既定目標,從而更好的達到學生寫作能力培養的目的。寓教于樂,讓學生在享受寫作樂趣的同時提高了自我的寫作水平,并愿意主動的進行下一次寫作的練習,才是我們的目的所在。
針對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在命題過程中的生活化與趣味化;寫作過程中的具體化與畫面感想象;寫作結束后的修改與批示加以解決。其一,在對作文題目進行命名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現實生活與現實需求,并給與學生具象的體驗來對這個事物產生更為深刻的認知。例如,在描寫柳樹時,可以帶領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柳樹的形態品質,從而產生自己的觀點與理解。學生的親身觀察勝于教師口中的描述,同樣也超過圖片或者視頻所帶來的影響。才能使學生真正的理解與感悟到所寫的內容,更加貼近生活,產生思考。其二,在為學生營造充分的寫作氛圍的同時,在一些具體畫面的幫助下吸引學生的興趣,并對其寫作方向進行一定的引導。例如,在對媽媽的愛進行描寫時,可以通過具體事例,動作,語言,心理等多方面的描寫來進行刻畫,使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對生活中的細節進行回憶與整合,從而體驗到寫作帶來的情感充沛與能力提升。
二、關注語言知識的累積
語言是文學寫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規范合理的書面語言表達,優美的語言文字表述等都是我們希望學生能夠擁有的寫作能力。這些目標的達成首先就需要學生的詞匯累計量與課外知識積累達到一定的水準。課內的文章都是精心挑選出適合小學生閱讀理解的內容,同樣它們也是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最好素材,并且在豐富語言知識的同時,學生的內心世界也會得到充實與重塑。因此教材的充分利用是不可或缺的,選取教材中優秀的文章,從中挑選出有價值意義的段落,好的修辭手法,對學生有用的字詞句等,一并納入學習范圍,對于古詩詞等可以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誦讀,從而熟記在心。這樣,課內的語言知識就可以更好的被學生運用到實際寫作的過程中去,在熟悉課文內容的同時聚焦寫作素養的提高,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但是,在教導學生進行寫作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僅僅依靠教材上的部分內容顯然是較為匱乏的。如果要對知識的廣度與深度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傳授,就需要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做出努力。教師需要發揮引領者的作用,為學生挑選適當的,與學生學習階段與年齡階段相適應的課外閱讀,并且與教材內容產生一定的關聯度,由點及面的鋪開語言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爸爸的花兒落了》這一課時可以與林海音的書籍城南舊事相關聯,推薦學生看城南舊事這一本書,可以對語言以及情感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必要時可以要求學生對課外閱讀的優質內容進行背誦與摘抄,擴充詞匯量,培養語感。這樣才能在進行寫作實踐的時候言之有物,下筆如神,靈感與素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三、結合生活實際產生個性化體驗
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但生活終究是永恒的素材與創作對象。語文寫作中常常對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出一些要求,基本的生活體驗幫助作文內容的豐滿與題材的創新開拓。細心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細節對于寫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生的思維和視野由于年齡與知識層面的限制并不能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就需要教師與家長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思考,幫助學生發現生活中的不尋常。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整合相關內容。能夠寫出自己的親身感受與思考見解,并且讓記錄生活成為一種習慣,愿意主動的提筆記錄,通過隨筆或者日記的方式鍛煉寫作能力,充滿真情實感的語言表露。這需要教師和家長的鼓勵與正確引導。在此基礎上,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素養與表達能力時,其內心的態度觀點就可以通過文章來展現,當真情實感融入在其中后,文章就更容易具備一種感染力,更加具有學生的個人特色與個性特點,從而對綜合素質產生一定的提高。
四、結語
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任重而道遠,教師需要從學生本身的需求與綜合素養的提高著手來增進學生的寫作能力,關注語言知識的積累鋪墊,引導學生的興趣,使寫作更加貼近生活,讓學生產生獨立的自我體驗,體會到寫作的快樂。這一切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寫作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具有不可磨滅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肖麗萍.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8(5).
[2]張清英.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J].考試周刊,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