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海萍
摘 要:實驗教學可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能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要利用學生思維差異,開展實驗教學;借助新舊知識聯系,開展實驗教學;組織學生自主探究,開展實驗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驗教學;實施策略;教學效率;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6-0060-01
數學實驗教學一般是按照“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主探究,交流討論,得出結論”的步驟進行。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初級階段,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實驗教學能滿足他們好玩、好動的天性,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在數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利用學生思維差異,開展實驗教學
學生思考數學問題的切入點不同,思維能力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應考慮到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多樣化的實驗方法,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例如,在探究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這部分知識時,教室黑板、桌面、粉筆盒的某一面等都是常見的正方形或長方形,教師可借助這些實物進行演示,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展示所要探究的圖形。
A B C
先引導學生觀察圖A和圖B,讓學生思考:能否通過平移的方法使兩個圖形重疊,通過重疊的部分的大小,能否比較出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教師可提供給學生如上圖所示的長方形紙板,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得出結論。然后再引導學生觀察圖A和圖C,讓學生思考:這兩個圖形的周長是相等的,而他們的面積是否也相等呢?這個問題無法借助旋轉重疊的方法來解決,教師可讓學生在兩個圖形的表面分別蒙上方格紙,通過數方格的形式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通過動手實驗,學生對重疊法、方格法的認識更加深刻。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各種不同思維發生碰撞,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借助新舊知識聯系,開展實驗教學
學生生活經驗不足,所掌握的基礎知識也較少,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比較緊密,前一部分知識掌握不扎實,將嚴重影響后續的學習。因此,教師應充分把握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入手,去探究新的知識,從而建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讓學生思考如何借助鉛筆、圖釘和繩子等工具畫出大小不同的圓。在畫圓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意識到圖釘固定的地方就是圓心,而繩子的長短決定了所畫圓的大小,繩子越長畫出的圓就越大。畫圓實驗結束后,教師再講解圓的半徑和直徑等概念,學生就會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又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教師可從圓柱的體積入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習圓柱的體積時,我們用到的公式是SH,那么圓柱與圓錐有怎樣的關系呢?圍繞這一問題,讓學生進行實驗和探究。
對于數學學科來說,課前預習很重要,它能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把學生自主預習探究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尤其要注意探究課題的趣味性,以激發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課堂教學效率更高。
三、組織學生自主探究,開展實驗教學
隨著學生知識的不斷積累,他們對數學學科有了更多的認識,教師可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選擇探究的課題,并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實驗。例如,在學習雞兔同籠的類型題時,有的學生覺得“抬腿法”比較好,而有的學生則喜歡列方程。此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從自己的思維習慣入手進行探究。下面以題目“已知雞和兔子關在同一個籠子里,共有20個頭,72只腳,求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為例,選擇“抬腿法”的學生,可先假設籠子里全部都是兔子,此時腳的只數是80只,由80-72=8,可以得出有4只兔子抬起了雙腳,可計算出兔子的只數是16只,雞的只數是4只。當然在借助“抬腿法”進行假設時,學生還可列出表格,以便使解題思路更加清晰。
對于選擇用方程探究的學生,未知數x既可以設為兔子的只數,也可以設為雞的只數。假設雞的只數是x,那么雞的腿數就是2x,兔子的只數是20-x,兔子所擁有的腿數是4×(20-x),通過方程2x+4×(20-x)=72,即可求出雞的只數。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兩種解題方法,教師還可組織他們展開討論,大家認為哪種方法更好,說說理由。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樹立建模和假設等數學思想,為進一步學習數學知識打下堅實基礎。
四、結語
在數學教學中實施實驗教學法,對于突破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對于學生實驗探究中出現的問題,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要進行適當的提醒和引導。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馬偉中.打開學生數學學習的另一扇窗——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研究與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5(07).
[2]楊娟.從“教動手”到“學探究”——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價值追求及實施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