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芳 喬培華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黨建工作至關重要。本文就習近平高校黨建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之上,提出習近平新時代高校黨建研究的理論新思路。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高校黨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建理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念、新認識、新舉措,形成了新時代習近平黨建思想。習近平黨建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建理論的最新成果,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引領。而高校黨建作為黨建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書記曾多次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黨建工作,對于高等教育科學發展至關重要。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下對高校黨建工作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本文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習近平高校黨建研究做以下分析:
一、習近平高校黨建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第一,習近平高校黨建思想的理論邏輯。研究指出高校黨建是 “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中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領域,在黨的建設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習近平同志重視高校黨建工作,從服務大局和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全局出發,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形成了包含高校黨建 “六論” 的完整系統的思想內容。如馬乙玉的《習近平同志高校黨建思想論綱》,《毛澤東思想研究》【J】,習近平同志高校黨建思想散見在他的著述和黨的文獻中,概括起來主要包括高校黨建價值論、高校黨建支撐論、高校黨建方法論等思想觀點。(2016年9月第5期,第56-59頁)
第二,高校黨建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關系。研究指出習近平對高校黨建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為新時期高校黨的建設科學發展、創新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習近平黨建思想要求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高校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大學發展之路,推進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如劉佳的《新時期習近平黨建思想研究》,《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J】,把習近平關于高校黨建思想概括為中國夢是做好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思想基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加強和改善黨對青年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強自身建設把握高校體制改革正確方向四部分。(2016年6月第3期,第56-62頁)
第三,高校黨建的制度框架和模式構建。研究指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改革和完善高校體制機制。有的文章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等方面闡述改進高校黨建路徑,有的文章從具體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評估體系的構建,完善監督管理體制和黨建工作責任制,完善黨建平臺與管理考核體系建設等角度進行論述。如田長生的《習近平黨建思想視域下創新高校黨建模式的三重維度構建》,《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J】,該文從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鞏固“生命線”和打贏“陣地戰”三重維度,以期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的科學化發展。(2018年1月第1期,第97-101頁)
第四,大數據和新媒體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新思路。有一部分文章是從大數據和新媒體背景角度對高校黨建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案。如范鴻飛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黨建工作的現狀及對策》中指出的目前“高校黨建工作方式方法滯后于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黨建工作成效受制于新媒體海量信息的監管難度以及高校黨建工作人員運用新媒體技術的水平能力有待提高”。主張通過網絡黨建,擴大黨建教育的覆蓋面,加強黨建工作隊伍建設,開展新媒體技術培訓,提高黨建工作人員技能。
(二)國外研究現狀
由于國外高校和國內高校辦學體制、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上的差異,比如:國外高校教學管理模式與國內高校完全不同,對待學生方面主要強調學生的自我管理,學校主要負責一些教學安排,沒有學生管理的概念。國外高校沒有班級,學生也不集中住宿,更沒有負責思想政治工作的專職輔導員,管理上比較松散。所以在搜索網絡數據庫資源之后,發現國外關于習近平高校黨建思想的研究幾乎沒有。但國外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政黨,積極發展電子黨務,注重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加強與民眾的聯系和溝通,擴大其社會影響,積極謀求上臺執政和長期執政地位,其做法和經驗值得借鑒。
總體而言,從中國知網等數據庫的查詢,在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發現習近平新時代高校黨建思想研究的學術專著較少。學術期刊中,國外對習近平高校黨建的研究幾乎沒有,國內對高校黨建研究工作的文章比較多,對習近平新時代高校黨建研究相對較少;對高校黨建具體對策研究的文章比較多,對高校黨建進行系統化研究的比較少;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及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的文章比較多,對高校黨建整體思路研究的比較少。
二、 新時代高校黨建的理論新思路
基于以上高校黨建的國內外現狀研究,后期習近平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研究可從以下幾個角度思考。
第一,高校黨建意義論
高校黨建的主要功能和意義在于: 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建設服務。高校黨建對促進高等教育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總書記深刻闡釋了高校黨建的地位和價值意義,其主要觀點在于: 高校黨建的地位和意義重大,高校黨建關系到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關系到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能否在高校得到貫徹落實,關系到中國大學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高校具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特殊職能,故高校黨建也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全局。
第二,高校黨建方向論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正行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大學必須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持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方向,所以高校黨建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確保黨在高校的領導地位,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和社會建設,服務于高校自身發展。
第三,高校黨建任務論
高校黨建既要做好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等工作,又要從“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全局出發,培養和造就中國特色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黨要管黨,從嚴治黨。
同時“立德樹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培養人才目標,也是高校黨建的一項基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就高校黨組織如何開展好“立德樹人” 工作指出,高校黨組織要引導廣大教師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的全過程,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立德樹人工作。
第四, 高校黨建系統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學習理解這一總要求,可以總體概括為“兩個堅持”,“四個以”,“5+2”總體布局(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可運用“5+2”的總體布局進行系統分析。高校黨建首先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加強組織路線,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將制度建設貫穿其中,以高校長遠發展規劃和黨內紀律規范為依托,完善領導和決策機制,明確責任制,規范高校干部任用和罷免機制,完善黨建管理工作和基層黨組織工作制度,構建激勵和約束并存的工作目標管理KPI評估考核體系,做好黨員生活作風引領,增強黨員紀律意識,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
[參考文獻]
[1] 第二十三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堅持立德樹人思想引領 加強改進高校黨建工作【N】,人民日報,2014年12月30日.
[2]習近平在全國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中國高等教育事業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年12月9日.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
[4]馬乙玉 《習近平同志高校黨建思想論綱》,毛澤東思想研究【J】,2016年9月第5期.
[5]劉佳《新時期習近平黨建思想研究》,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J】,2016年6月第3期.
[6]田長生 《習近平黨建思想視域下創新高校黨建模式的三重維度構建》,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J】,2018年1月第1期.
課題項目:本文是2018年“創新強校”委托課題《習近平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課題號:2018KY004.
(作者單位: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廣東 廣州 5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