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同時,也已然在當代成為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筆者結合實際告訴人們生活中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誠信危機,誠信教育的現狀也不容樂觀,如何更好的構建誠信社會,打造誠信品牌,加強誠信教育已成為重中之重,本文從誠信教育的角度去分析與探討當代大學生所出現的誠信問題,通過對當代誠信危機現狀和原因的分析,給人們提出如何更好的加強社會誠信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誠信教育;誠信現狀;誠信建設
1誠信的內涵
“誠信”二字所代表的無非就是誠實守信,卻從來沒有深究過它真正的內涵與由來。其實在中國古代,“誠”和“信”作為當時重要的社會道德標準,二字是分開來用的,“誠”是自然規律和做人法則的內在根源。“誠”是人立足于社會的基礎,是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在“誠信”道德規范中,“誠”是“信”的根本。一個人,只有“誠”于內,才能“信”于外?!罢\”就是真實不欺的道德品質,而且“信”就是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和普遍要求。所以“誠信”二字看似簡單平凡,實則深奧難通。因此我們應該不斷加強誠信教育,打造一個誠信社會。
2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的教育與培養是離不開誠信的,他們作為國家新一代的人才,擔負著對各行各業專業知識的傳播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弘揚的責任。正如德國教育家洪堡先生所說的:“大學的真正成就就是使大學生個人在道德與精神上得到完善?!笨梢?,加強誠信教育是國際各國共同的觀點。但由于中國教育體制的自身缺陷以及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大學生的防御能力有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象時有發生,主要表現有:欺騙,考試作弊,逃課,制造假證名證書……在誠信缺失方面,我們還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解決誠信危機,這還需要社會各界一起做出努力。
3當代大學生誠信危機的原因
3.1內部原因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再到小康社會的實現,新一代的孩子生活環境比較優裕,但是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金錢意識薄弱,責任意識單薄,抵制外界誘惑能力差,心理較為脆弱等。因此這類大學生在面對現實社會各界的誘惑時,容易迷失自我,從而容易舍棄誠信來滿足自己的外在需求。此外,當代大學生都已成年,思想自由開放,不拘一格,社會閱歷不深,思想狀況還處在成熟的初級階段,在這個網絡大數據信息縱橫交錯的時代,各種思想道德信息不斷充斥著人們的大腦,大學生防御意識不強,自身價值觀就會受到影響。
3.2外部原因
社會方面,受市場經濟弊端的影響,社會誠信建設和市場經濟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很難適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會誠信的缺失,社會誠信體制的不健全不完善造成了社會信用缺失的標桿效應——當前我國社會誠信道德的嚴重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的誠信信念具有消解性。
學校方面,大學生誠信缺失行為不斷發生,這和當代學校的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國的教育體制存在著嚴重的弊端,越來越多的“以分數為優”的教育方式和“高分錄取”的考試模式正在一步步吞噬著道德教育的發展。而且學校在道德誠信教育方面太過抽象化,形式化,只注重對誠信知識的拓展,卻不注重學生誠信實踐的培養,這都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道德誠信價值觀。
家庭方面,一個家庭的誠信氛圍以及家人的行為舉止都會對孩子的個人價值觀造成極大的影響,對孩子的行為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家庭經濟的富裕,父母更注重的是孩子外在物質的需要,卻缺乏對孩子內在心理的了解,就如近年來湖南衛視熱播的綜藝節目《變形計》,這就是家庭對孩子影響的最好的印證。
4培養和構建大學生誠信教育的舉措
4.1國家層面
現如今,面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誠信建設的不協調發展,國家應該加強立法工作,通過法律準則來規范就業市場,營造一個良好的就業市場。同時國家要加強社會誠信制度建設,建立健全信用保障體系。將信用作為核心來構造道德秩序,把一切信用活動納入制度的軌道,才能培育良好的信用秩序,形成良好的信用環境。以社會的道德價值為標準,引領當代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正,從而更好的構建一個良好的誠信社會。
4.2學校層面
對于當代大學生誠信的缺失,學校首先要完善自身在誠信制度方面的建設,拒絕一切制度抽象化,形式化,空洞化,要具體化,務實化,可執行化。加強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其次,學校作為一個“育人”的場所,要積極修訂學生行為管理規定,完善學校的規章制度,倡導學生誠信為本,誠信做人。同時也要加大對違反規定學生的懲罰,從正確的方面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
4.3自身層面
自古以來,古人就講究以誠為本,以信為天。所謂誠信就是誠實守信,這不僅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代大學生作為祖國新一代人才,代表著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他們肩負著中國社會發展的使命。因此,當代大學生要自覺加強自我的道德修養,堅持誠信為本,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身的行為,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努力爭做中華文明的時代先鋒。
參考文獻
[1]華憲成.知誠講信:誠信讀本[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2:3.
[2]王淑芹.大學生誠信倫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5-66.
[3]陳一茜,邵博旺.大學生誠信教育[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100-101.
作者簡介
王蒙蒙(1996—),女,河南新鄉,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