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奕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政治在高中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及重要性越來越高,也逐漸得到了老師及學生們的高度重視,故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顯得十分重要,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則能夠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對此,本文作者根據自己的高中政治教學經驗,詳細分析了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及方法。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及方法
新課改背景下很多先進的教學方法及模式涌現并應用于各教育領域,其中不乏有高中政治教學領域,它不僅激發了學生們的政治學習積極性,還有效鍛煉了學生們的政治知識應用能力及實踐能力,最終提高高中政治教學質量及效率,進一步證實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開展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所以下文先簡單分析高中政治課堂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措施。
一、高中政治課堂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一)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能夠使高中政治教學內容更加生活化、趣味化和豐富化,故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政治教學活動參與性,還激發了學生對政治的學習興趣,生活化教學能夠具體化和形象化教學內容,從而降低政治知識學習難度,調動學生的政治知識探索欲望及興趣,最終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質量及效率。
(二)符合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觀點
新課改影響下,高中政治教學不僅要加強對學生政治理論知識學習能力的培養,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綜合能力,這意味著進行政治教學時必須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以實現對學生政治知識的實踐能力培養。另外,高中政治作為高中教育體系組成部分,需要適應整體高中教育事業實踐性發展趨勢,強化對政治的實踐性教學,而生活化教學的開展則是促進高中政治教學實踐性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故高中政治課堂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符合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觀點。
(三)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綜合素養
教學中開展高中政治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政治素養,使高中生成為高素質人才,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能夠增強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而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開展則能夠提高高中政治教學質量,因此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綜合素養。
二、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一)樹立正確的高中政治教學理念
高中政治老師要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將傳統的灌輸式及滿堂式教學模式轉換為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使學生的政治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在高中政治課堂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即在生活化教學中要盡可能留取多的課堂時間供學生自主學習,并將盡可能多的生活元素融入到政治課堂教學中,以調動學生政治學習興趣及積極主動性的同時,提高學生在政治實踐能力及應用能力。
(二)營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學環境
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積極響應學校的生活化教學發展趨勢,不斷學習和應用先進的生活化教學理念及方法,從而營造出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學習氛圍中學習更多的實踐性政治知識;同時要不斷引進先進的教學技術,諸如多媒體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等,以便于將更多的生活實例引入課堂,從而使政治課堂教學內容顯得豐富化和趣味化,從而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同時還營造出了更好的生活化教學環境。
(三)實現教學內容生活化
在正式進行政治生活化教學前,老師要深入研究高中政治教材,并將重難點教學內容劃出,然后通過網絡等渠道找到與這些知識點相關的生活實例并引進課堂,從而生活化課堂老師要需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以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及生活實際,然后找出與學生實際相符的生活實例并融合到教材中,以豐富化和形象化政治教學內容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政治實踐能力及應用能力。
(四)實現教學過程生活化
教學過程生活化簡單來說就是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政治教學,具體措施如下:首先高中政治老師要根據學生實際,結合教材內容,適當增加實踐性教學內容,如開展“矛盾論”辯論大賽等,以鍛煉學生們的政治實踐能力和思想政治綜合素養;其次需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探索政治知識,諸如“唯物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基礎政治知識;最后要鼓勵學生在校外圖書館、書店等地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們思想政治綜合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在新課改影響下越來越得到老師及學生的關注,更成為了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對整個高中教育事業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生活化教學作為近年來較為先進的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政治課堂,能夠促進高中政治教學質量提升,培養學生們的思想政治需求,從而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養。故上文基于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必要性,從教學理念、生活化教學環境、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過程生活化四方面分析了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方法,希望能夠對實際高中政治教學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彬.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與方法[J].中國高新區,2018(05):107.
[2]李榮華,楊濤.淺析高中政治課堂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與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26):11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