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摘 要:在新課改的指引下,體育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巧和技能,還能發展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學校教育是促進學生認識客觀現實能力迅速而健康發展的主要客觀外因。體育是培養學生品格的良好場所,體育可以批評錯誤、鼓勵高尚、陶冶情操、激勵品質。在教師的主持引導作用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身心方面的影響,就能發揮體育運動自身積極的教育功能,即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能力,磨練學生意志,陶冶學生情操的積極作用,并能對其它學科的學習產生良好的遷移。
關鍵詞:體育教學;新課程改革;教學思想;品德教育
隨著課改的進行,學校體育不斷提出新要求;體育教學的任務也在不斷加重,體育已經不被看成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項目,課改不斷要求體育教學模式的轉變。體育教學模式的轉變要求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必須積極主動、不斷創新、合作學習以便提高他們的協助能力,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生活條件的改善,已不是只是溫飽問題了,要從根本上改善生活質量就必須靠體育鍛煉了。人們常言: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由此可見身體對生活和工作是至關重要,現在人們早晚飯后已經不是打牌聊天娛樂了而是去參加大眾健身活動。然要從思想上改變,要給人們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就必須從學校抓起,從學校體育抓起,從祖國的未來學生抓起。
學校體育不僅可以讓學生建立健康的體育意識,更能掌握其鍛煉方法,磨練其意志。隨著健身意識的加強,學校體育的被重視,體育活動的優勢逐漸被發現和重視,比如說人們不會把學生的思品建設單純認為是政治老師的事情,其實真正能起到實踐和良好體現的是在體育活動中,健全的人格也是在體育活動中不斷完善的。
學校體育也同樣受到中考和高考的沖擊,要達到寓教于樂,就要不斷改善體育測試的標準,加重體育鍛煉和身心教育的結合。由于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而體育活動則是不斷活動中完成的,他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品德就能在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這就為我們更直觀直接了解學生的思想提供了必要條件。我們就可以實時的進行情景教育,情感教育……為他們健全的人格做下完美的鋪墊。
我們在體育教學備課時總是會情感目標這一項,那體育教學環節中該怎樣去實現這個目標?該怎樣進行思品教育呢?下面我們來探導一下。
1課堂常規部分
每一節體育課的開始,為保證體育課的正常進行對學生提出基本要求,處理好見習生等狀況,宣布主要內容和實施教學準備。建立了正常課堂次序,嚴密了教學組織還培養了學生遵守紀律,尊敬別人等文明禮貌好習慣。隊列和體操隊形是常規教學中最基本的內容,它不僅是對學生身體姿勢和空間知覺的基本訓練,同時也是一項嚴格的集體活動。它要求學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協調的動作,從而培養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朝氣蓬勃的集體主義精神,發展反應迅速、動作準確和協調一致的應變能力。
2準備部分
每一節體育課技能教學的開始部分,既能活動學生的身體也能帶動他們思維活躍的部分,為技能教學的必備部分。建立了正常的運動習慣,嚴密的隊列隊形既美觀又愉悅的進行,培養學生集體意識和基本的審美觀,而不是凌亂。
2.1行思想教育
體育課的特點是以身體活動為基本特征。由于學生各自的身體素質、體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練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存在著畏難的情緒,如怕累、膽怯等一些現象,特別是在技巧、單杠動作等難度較大的練習中更加突出。我針對學生各種不利于練習的心理,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練習中,要以熱情的態度關心幫助學生完成動作,使學生減小畏懼的情緒。通過不斷反復的練習,學生終于有了克服困難的信心,然后進一步培養學生堅韌不拔、吃苦耐勞和勇于克服困難的思想意志品質,給學生樹立到:"事在人為"的信念。
2.2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是學生們最喜愛的一項綜合性的體育活動,體育新課改有一大特色就是準備部分已經由以前的繞場行進改為不同運動量的體育游戲所代替。如排球課中:做"獵人打獵"(用投小排球來代替獵槍)游戲,不僅能發展學生投準和躲避能力,更使他們能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做到互相協作、團結一致,為集體爭取多打獵物而努力。或者,做"胯下頭上傳球"游戲,則能培養學生機智活潑、團結負責、樂觀進取的優良品質。但由于各種游戲的手段不同,其所受到的思想教育要求也不同。
3結束部分
課前整理場地,領取器材和課后收拾器材,是引導學生熱愛勞動、愛護公物的重要契機。
例如,在上課之前,老師叫學生們搬運器械(如墊子)時,要求學生不許拖、拉。領取的器材(如籃球、排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不許用腳踢、不能扔等等,發現有不愛護公物的現象應及時教育制止,對于那些熱心協助老師整理場地的同學應給予當眾表揚。這樣,不僅對保護學校體育器材有好處,而且使學生們養成了熱愛勞動和愛護公物的良好習慣。
整節課中進行到結尾還有放松小結部分,既要放松身體又要總結課程的得失。讓學生進行積極踴躍的發言,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進行課堂總結,對保護措施、動作等評價。對學生迅速整齊,愛護公共財產,遵守紀律,熱愛勞動都有積極的作用。
體育課堂是自始至終的滲透著思想品德教育,既能有效提高他們學習性有效放松學習的疲勞,樹立信心,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高度的組織性;培養果敢、機智、刻苦而開朗樂觀的性格,熱愛勞動,愛護公物,團結友愛和集體主義精神等;對學生健康健全的人格起著積極的作用。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對各個學科的學習都有著積極的遷移作用。總之,體育與思想品德課的有機整合,也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之一。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者出版.
[2]中國教育報,2012-12-18.
[3]郭平.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J].體育文化導刊,2002,1.
[4]蔡友良.論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J].中國學校體育學報,2002(5):35-36.
[5]于文謙,苗治文.中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新動向[J].體育科學,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