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修玲
摘 要:數學教學不僅僅是學習書本知識,也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以及數學思維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采用創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結合教學實踐探討了小學數學高效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興趣;多媒體;生活情境
傳統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枯燥,已經滿足不了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應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整合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數學教學目標的高效性。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贊科夫曾說過:“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可見,興趣對于學生來講是多么重要。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知識,在教師的督促下完成作業,很難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以至于數學教學質量低下。對此,教師應該激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發自內心地主動學習、熱愛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高效率的教學效果。比如,在五年級“負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并且掌握正負數所表達的含義。首先,教師向學生講解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但是每個季節是不一樣的,夏天的溫度比較高,冬天的溫度比較低。學生們紛紛對這一話題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的學生說夏天比較熱,溫度達到三十多度,可以在泳池里洗澡,而冬天就比較冷了,溫度達到零下十幾度,冷得雙手都無法寫作業了。之后,教師向學生問道:“零下十度和三十度是怎么用數字表示的呢?學生們有沒有見過家里的溫度計,它是怎樣表示家里的溫度?”學生們積極地配合著教師的教學工作,異口同聲地說:“見過,上面有加號還有減號。”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生活常見的現象來展現書本上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學習正負數的表達含義。教師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們對此產生很大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為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巧妙設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依據課本教材,不加以擴充,學生很難突破數學的重難點部分,然而重難點部分正是學生之間成績拉大差距的關鍵所在。如果教師在這種模式下教學,學生只能對基礎知識有所了解,稍微復雜一點的數學知識很難掌握或者理解,從而使數學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師應該巧妙地設計一些知識問題,引發學生的共鳴,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比如,在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更好地認識三角形并了解各種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起初,教師拿出一個等腰三角形模板,讓學生用量角器量一量每個角是多少度,并把三角形的三個角加在一起是多少度。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計量每個角的度數,發現等腰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教師再次提出問題“如果換做直角三角形或者是鈍角三角形,它們的內角和是否還是180°?”學生們有的說“都是180°”,還有的說“不一定”。隨后學生們主動用量角器進行測量,發現不管什么樣的三角形,它們的內角和都是180°。教師在這一基礎上,可以針對該知識點進行延伸,把一個三角形分割成兩個小三角形,讓學生們猜想一下兩個小三角形內角和分別是多少,引發了學生們的積極討論,促使學生自主總結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形狀如何,只要是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教師精心地設計問題,引發學生們的共同話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積極性,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引入多媒體技術,營造良好學習環境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缺乏活躍的學習氛圍,再加上小學生年紀比較小,總是對所有事物產生很強的好奇心,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導致學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里認真聽講。然而目前科技不斷進步,多樣式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尤其是多媒體教學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因為多媒體教學技術是以鮮活的圖片,以及悅耳的音樂做背景,提供形象逼真的教學畫面,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發揮想象,發展自身的創造能力以及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四年級“平移、旋轉和軸對稱”一課時,教師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平移的概念,隨后給學生播放一段小視頻,其中一個棋子在方格中向右移動8格,向下移動5格。視頻中棋子在向右移動8格后,教師進行了暫停,讓學生了解到移動的換種說法就是平移。而對于旋轉,教師播放兩幅圖片,第一張圖片是一條水平的直線,而第二張圖片是把原來的直線豎起來,兩張圖片進行融合,形成了一個直角,讓學生自己發現這個直角是由水平的直線向上旋轉90°才形成的這個直角,讓學生潛意識地了解了旋轉的含義。關于軸對稱知識點,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幾張圖形,有圓形、等腰三角形、長方形、直角梯形等等,讓學生們用一條線進行切割,是否該圖形切割成兩個一模一樣的圖形,如果能切割成兩個相同的圖形,說明這個圖形屬于軸對稱圖形。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融入教學活動中,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并為高效的數學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
綜上所述,實現高效的數學教學是每位教師的奮斗目標,而這一過程是漫長的、艱辛的,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知識,擴大教學眼界,為達到高質量的數學教學提供保障。與此同時,教師還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與其他數學教師相互學習、探討,創新更為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