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楊節
摘 要:短距離運動員每天的訓練量是不同的,不能定死。很多因素決定訓練的內容安排和訓練量。訓練階段要經常改編花樣,運動員不經常進行出發、轉身的訓練,要將各種實際比賽內容結合起來,適合比賽的要求,平時要多做短沖練習。缺氧練習打腿、劃臂和配合練習。
關鍵詞:如何;訓練;短距離;游泳;安排;訓練量;訓練計劃
一個短距離運動員每天的訓練量要取決于他的總的訓練計劃要求,而每一個短距離運動員每天的訓練量是不同的,有時7000~8000米,有時12000~13000米。所以我們認為對短距離運動員的訓練量不能定死,要看他們的適應能力。
在訓練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決定訓練的內容安排和訓練量。比如:游泳池的大小,有的25米有8個泳道,就要考慮時間有多少,訓練時間的安排,是早晨呢還是晚上,有無其他隊友同時訓練,每個泳道有幾個運動員練習等等因素。
在開始訓練的4~5周內可與中長距離的運動員一起訓練,要根據上面講的一些因素制定訓練計劃。注意在訓練過程中不要經常進行短沖,在訓練初期應該多做一些長距離或者超中長距離的混合泳練習。
在每個季度和訓練階段要經常改編花樣,采取不同形式的安排,提高運動員訓練的興趣。可以把訓練的內容寫在黑板上,要運動員去猜想,采用中長距離訓練的內容來安排短距離運動員的訓練,這樣對他們以后的訓練很有好處。
初期以1000米自由泳開始。當運動員游到800米時記下完成時間,讓他了解,隨之再游一個800米當游到600米時記下完成時間,應該比800米快,之后再游一個600米至400米時記下完成時間,最后游一個400米記下200米完成的時間,每完成一個距離就提高了他的速度,但這在訓練初期是不容易做到的。必須施加一些壓力。
運動員不經常進行出發、轉身的訓練,而是安排在訓練之外的時間來進行。比如一個月3~4次。每次20~30分鐘專門做出發和轉身的訓練。例如:在50米泳池進行800米訓練時,自己就要完成15次轉身,自覺的運動員就可以達到轉身的訓練。我們要隨時觀察他們的轉身動作是否正確。
當進入中期訓練時期就要將各種實際比賽內容結合起來,如果主項是200米,就要進行短沖訓練:20x15米和2x30米的訓練,同時結合超主項訓練300米。如果是100米運動員練習內容就安排50米和100米練習。例如游50米時要求45秒,完成時間30秒,間歇15秒。(當然要根據運動員的時實際水平而定)在進行這樣訓練時經常訂出具體指標,下次可游30秒,而這次要用29秒來完成。
在訓練100米自由泳運動員時可采用蝶泳,到達終點時沖刺,這樣可以加強力量訓練。在200米重復游時,最后50米要用蝶泳完成。在一周的訓練中用4~6次在課結束之前安排一組蝶泳游50米,這樣可以培養運動員在后半程的力量。在訓練中安排力量訓練最好適合比賽的要求,要想比賽游得快,那平時也要游得快。
短距離運動員平時要多做短沖練習,如果在減量期安排短沖就很難動員他們的力量。
在制定指標時應該使運動員能夠達到(指標可能是運動成績,也可能是在運動會上要達到的成績)。在訓練中要鼓勵運動員,他們要很好完成訓練是不容易的。
運動員要經常拿浮板打腿,必須快速有力。在訓練初期也要進行劃臂練習。劃臂訓練采用缺氧的訓練,要求運動員4~6個或者8個動作一呼吸,配合游時要求3個或者4個周期呼吸一次。在配合游25米和50米距離,要求每次呼吸次數逐漸減少,直到以不呼吸完成25米、50米。
在訓練時可采用逐漸減少休息時間的練習方式,比如:游一組50米3x50米要求:第一個50秒包干,第二個49秒包干,第三個48秒包干。一直減到運動員能夠完成并到達的指標,看哪個運動員先到達。開始大家都慢,到最后都很快,能以最高速度完成。
以上指標要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水平調整,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是很容易疲倦的,訓練內容應該多樣化,使運動員不感到枯燥。有時可安排水中游戲,有時可以把中長距離運動員混編在一起混合游和游戲,使他們感到興趣。這里我主要談的是水上訓練,當然,對短距離游泳運動員的訓練,光靠水上訓練是不行的,還要把陸上的力量訓練配合起來,這樣才能達到我們最終的訓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