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羨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有許多的變點如:課程的基本理念、課標內容、課程目標、課程結構、學業質量、教學與評價建議等,但這些變點聚焦著一個亮點,那就是“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新課標;變化;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高中思想政治新的課程標準最新出爐,通過新舊課標的對比分析,不難發現新課標有許多的變點,也不難發現這些變點聚焦著一個亮點,那就是“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一、課程基本理念中的“變”
(1)由“建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機制”變為“建立促進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評價機制”,將“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2)除此之外,新增加的表述有“構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主導的活動型學科課程”以及“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改進教學方式”。
二、課標內容新增“學科核心素養”
新課標中增加了“學科核心素養”部分的內容,舊課標中沒有核心素養的相關闡述。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學習,獲得具有學科特點的學業成就;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包括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等要素。
三、課程目標的變化
(1)新課標中的課程目標是圍繞著“學科核心素養”為中心展開的,目標變成了:“通過思想政治課程學習,學科能夠具有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目的在于培養四種學生:具有政治認同、科學精神素養、法治意識素養、公共參與素養的學生,具體要求如下:
政治認同:通過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實行和堅持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的學習,要進一步增強對這一制度及當前我國繼續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方針的政治認同。
理性精神:理性看待各種所有制經濟的優勢、地位及相互關系。
法治意識:依法保護各種經濟形式的合法地位,依法保護各種財產所有權,保護各種知識產權
公共參與:積極鼓勵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積極參與創業、創新。
(2)能力目標通過大量實例,理解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基本國情,有利于促進我國生產力發展。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目標的變化,將教學目標進行融合,將教學的唯一目的指向培養具有“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素養”的學生,突出了“學科核心素養”四個方面的重要性。
四、課程模塊的變動
舊課標中的必修課程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四個模塊,選修是六門課程。而新課標在教考關系方面,把學習內容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統一高考相關要求以及學生興趣特長發展需要相適應。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治》《哲學與文化》四個模塊,并規定了選擇性必修是《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法律與生活》《邏輯與思維》,選修是《財經與生活》《法官與律師》《歷史上的哲學家》,最大的變化是將大學的很多知識放到了高中階段。
“學科核心素養要素”與“模塊內容”之間關系如何呢?以“經濟與社會”為例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學生能夠結合社會實踐活動,初步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政治認同),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現象(理性精神);了解確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政治認同);理解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義(政治認同、理性精神、A共參與);明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基(政治認同、法治意識);了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政治認同、理性精神);嘗試對促進社會公正、實現共同富裕、營造社會風尚、完善社會保障的政策提出建議(公共參與)。
可見每個素養要素都存在于每個課程模塊的內容之中,每個課程模塊的內容都包含全部素養要素的相關意義。
五、學業質量
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本學科課程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如何看待核心素養水平與學業質量水平的關系?就理念層面的把握來看,與其說學業質量標準是學科核心素養的細化,不如說學科核心素養是學業質量標準的本源。陳述學業質量水平要與核心素養水平相對應;學業質量水平的每個條目都應體現每個素養水平特征。
六、教學與評價建議
新課標中強調思想政治課程的實施,以課程標準為依據,以發展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力求將學業質量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要求,體現教學與評價的一致性。
本課程要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強調學生的活動體驗是其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
評價要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著重評估學生解決情境化問題的過程和結果,反映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
具體教學目標的制訂與評價方式的選擇應該聚焦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整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就需要從總體上把握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各自的獨特價值。要看到它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有機整體,在內容上相互交融、在邏輯上相互依存。把握每個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要素的獨特價值,可依次歸結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嚴、有擔當。
修訂后的評價建議突出體現了對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上,對學生的評價側重于評估學生解決情境化問題的過程和結果,反映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思政治學科核心養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