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云
摘 要:現行教育中有諸多教學弊端出現,且部分學生的學習意識嚴重缺失,創新意識嚴重不足,不能適應創新時代發展要求。所以高中教育中創新教育培養勢不可擋。主要概述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意義;創新思維
現代化教育提倡國民素質的提高是教育的宗旨所在,應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前提下,使得學生的科學化素養與終身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并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的人才。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意義
創造能力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重要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需要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讓學生能夠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的基本需求。在對人才進行評價時,不能僅僅以其是否擁有知識作為標準,而是應當以其實踐能力的強弱作為最基本的判斷。教師要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作為教學工作的一部分,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進步。
新課標的推進使得教學工作必須要做出一些改革從而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創新思維的培養便是教育改革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教師要尊重學生,給予學生更大的空間,讓學生能夠以主體身份積極有效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實現創新精神的培養,更好地實現個人品質的提升。
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探索的有效方法研究
1.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發散思維也既是擴散思維、求異思維,需要讓思維能夠呈現出多維度發散狀。例如,在進行實驗室制氧氣的相關知識點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排水法進行氧氣的收集,當氣泡連續均勻出現時方可開展收集。如果要進行氧氣體積的測量,那么應當從什么時候開始進行收集呢?對于這樣的問題學生會產生一定的疑惑,有些學生會提出問題:同樣是進行氣體收集,在收集時機上為什么會有所不同呢?為什么在進行體積測量時當有氣泡出現便要開始測量呢?在操作的過程中,導氣管露出容器口的長短要怎樣控制?學生的這些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之后將會對相關知識點更好地理解,同時也能夠在不斷地思考和分析當中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通過發散思維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這便要求教師必須要在備課過程中進行認真準備,設計針對性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有效地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
2.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思維獨創性主要是指思維的不同,部分人的思維視角與常人有差異,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各類想法進行鼓勵,特別是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教師也要客觀看待問題,不要一棍子打死,更多幫助學生從知識理解方面進行分析,使得學生敢于去想,才能逐漸發展創造性思維。例如,課堂教學活動開設之際,教師在為學生設計鐵銅鋅活動順序的時候,若使用常規思維取用的藥品是兩金夾一鹽或者兩鹽夾一金,既能將金屬銅鋅放置到硫酸亞鐵溶液中或者將金屬鐵放置到硫酸鋅溶液中進行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創新思維模式,思考是否有的藥品能被替換,教師可以根據已學知識進行創新性實驗活動。教師通過此類教學方式能對實驗有簡單的了解,更能深化學生對金屬活動順序的理解度,使得學生能在實驗設計和分析的過程中,對實驗有新的見解,教師則需不斷引導學生,讓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提出,然后教師就學生提出的想法進行深入講解,這樣能更好地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3.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主要表現在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能夠將事物的本質以及相關規律進行有效把握,能夠對事物的發展進行有效的預判。通過勤奮的學習和刻苦的鉆研,學生能夠對事物的本質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認知。例如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是高錳酸鉀分解的方式以及過氧化氫分解的方式,需要使用到固體加熱設備以及固液常溫型設備。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認真的觀察和思考,要讓學生在自主開展實驗時能夠從中發現更多的問題,能夠通過問題的解答更加深刻地對知識點進行認知。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對以下問題產生疑問:如何判斷集氣瓶已經被水填滿?這些水在瓶子里的作用是什么?采用排水法進行氧氣收集時應當如何對氧氣是否已經裝滿進行判斷?當集氣瓶已經充滿氧氣后應當怎樣將集氣瓶從水中取出來?取出集氣瓶之后要怎樣放置?對發生裝置進行選擇時要采用什么樣的條件?在提出和解決這些問題時,能夠讓學生通過思考非常有效地加深對實驗室制氧氣相關實驗的印象,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在化學知識點上的學習效果。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引發學生思維上的沖突,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對學生的自己深刻性進行有效的培養。
教師在化學教學中需要以實際教學為出發點,能在改革教學方法的同時,不斷地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使得學生能在勤于思考中得到更好的調動,進而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讓學生的學習品質得到更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丁雪峰.探討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8):11-12.
[2]黎秀群.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