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雄
【摘要】隨著公路建設的發展,特別是高等級公路在公路中占比的逐年提高,機械化、信息化應用的普及,國家對公路“建、養、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眾對出行的快捷性和舒適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實現公路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作為公路養護事業“頂梁柱”的公路養護職工隊伍,他們整體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公路養護的質量,進而影響著公路事業的發展。在公路養護進入改革、發展的新階段,如何建設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養護職工隊伍是當前基層公路養護部門的一項重要課題。
【關鍵詞】公路養護 職工 素質 現狀 提升
一、公路養護職工技能素質現狀
(一)養護職工隊伍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專業技術不強
以我所在單位看,一線養護職工623人,從年齡看,男職工50歲以上的115人,占一線養護職工總數的18.5%,女職工在40歲以上的59人,占一線養護職工總數的9.5%。公路養護工是特殊工種,男50歲、女45歲就要退休,離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數占一線養護職工總數的28%。從學歷看,大學67人,占10.8%,大專139人,占22.3%,中專31人,占5%,高中及以下386人,占61.9%,大專學歷的大多數是通過成人函授教育取得的,客觀地說,這部分人員的學歷與實際文化水平嚴重不符。從技術等級看,工程技術人員52人,占8.3%,技師89人,占14.3%,高級工322人,占51.7%,中級工及以下160人,占25.7%。養護一線職工隨著工齡的增長,達到一定年限后參加技術等級培訓和考核,取得高一級技術等級。雖然培訓考核要求標準在逐步提升,但從工作實際看,取得的技術等級的“含金量并不高”,特別是取得技師資格的工人,由于各種原因,工人所持技術等級證書與實際應知應會之間存在很大差距。另外,公路養護行業存在公路養護、土石方機械操作等幾個工種并存的情況。工人所考取的只是單一工種(以公路養護工為主),但有好多人并未從事養護工種的工作,即“專業不對口”與所考工種工作年限長、年齡偏大、工作經驗豐富的人由于文化程度低,考核不合格,取不了技師資格,但剛夠報考技師的人員稍微年青點,更容易考取。
(二)科學技術發展快,技術人員知識更新不及時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進入現代化、網絡化,公路養護技術和管理手段日新月異,隨著公路養護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養護施工的機械化、專業化和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的運用,對工程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養護作業人員和機械操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知識要求。但養護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知識更新沒有跟上,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效果并不理想;養護施工機械操作維護人員普遍缺乏,只能臨時抽調“現學現賣”,使用中出現的故障不能得到及時排出和維護,大大降低了機械使用效率,使得生產成本反而增加。
(三)思想觀念陳舊,認識不到位,學習氛圍不濃
開展職工培訓教育,是轉變職工思想觀念、改善職工知識結構、提高職工技能素質、增強職工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最有效途經。不論養護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機械操作維修人員還是養護生產工人,都需要不斷地進行管理方法、專業知識、機械種類和性能、生產新材料、新工藝等方面知識的再學習和提高。但是,由于職工培訓教育一般都周期較長、見效較慢、投資較高,所以好多單位都不愿意花錢,還有好多職工認為,修橋補路嘛,沒有什么高深的,需要那么高深的知識嗎?即使有些單位愿意花錢對職工進行培訓,但由于職工進取心不強、安于現狀,也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專業技術人員只為晉升職稱的需要而被動的參加培訓,機械操作人員等生產工人只安于簡單的重復勞動作業,對自己沒有更高的目標定位,普遍存在“過一天算一天”思想。由于機械操作人員操的心要更多,責任更重,所以好多職工不愿意操作機械,不愿意承擔更多的責任,不愿意負出更多的勞動。
二、公路養護職工技能素質提升的措施
在新形勢下,要跟上科技發展和市場形勢的變化,開發現有人力資源,培養公路養護行業真正需要的實用型人才,提高公路養護職工的技能素質,進而提升行業的實力,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一)加強形勢教育,增加職工的危機意識,提高職工對提高技能素質重要必要性的認識
職工知識技能素質不僅是職工個人職業競爭力的本錢,同時也是單位的資產,是單位在市場競爭中的軟實力。隨著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戰略的實施,公路養護事業單位也將面臨著養護體制改革的問題。要給職工分析當前的形勢,根據全國各省公路養護體制模式,公路養護市場化是大趨勢。一個單位職工技能素質低,不能在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這個單位就會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職工面臨的就只有失業。
(二)有效開展職工培訓教育,提高職工技能素質,提升單位的人才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第一,完善培訓教育的制度建設,強化培訓效果的保證措施。要想培訓工作有落實、見效果,就必須健全和完善培訓制度機制。一是建立培訓經費的保證機制;二是建立對培訓效果的評價考核體系,對培訓效果進行科學評價和考核;三是建立崗位練兵的技術比武機制,進行定期不定期地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以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術素質;四是建立競爭上崗機制,對一些重要崗位可實行競爭上崗,以激發職工學習技術、提高能力的內在動力;五是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把培訓效果、技能素質提升、工作業績和職務職稱晉升與收入掛鉤,激發職工積極參加培訓和努力提高技能素質的積極性。
第二,因人而異、按需施教,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培訓。公路養護單位的職工培訓教育,必須從公路養護的實際出發,分析公路養護工作的近期形勢和長遠發展趨勢,分析不同學歷層次、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技術層次職工的實際能力和技能提升需要,精心研究和設計符合不同層次和不同崗位實際的培訓課程,開展以專業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應用和操作技能知識為核心內容的培訓,不斷提高職工的自身素質和勝任本質工作的技能素質。
第三,創新培訓的方式、方法,豐富學習載體。改變過去“填鴨”式培訓方法,從培訓方式方法、培訓內容上創新,培養職工學習業務知識的興趣,運用多媒休、視頻系統等現代化的培訓手段,采取觀摩、互動等學習方式,使職工對培訓學習產生興趣,調動職工學習的積極性。利用技術講座、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方式,解決培訓的高成本和工學矛盾。
第四,引進人才與加強培訓雙重并舉。引進人才主要是針對專業技術人員和機械操作和維護人員。針對專業技術人員和機械操作維護人員知道更新不及時、原有的工勤奮技能人員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不愿意操作機械的實際,主要是通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方式,從高校畢業生中招聘專業技術人員,從高職院校畢業生中招聘機械操作和維護人員,以提高專業技術和機械操作人員的技能素質。
十九大提出交通強國戰略,要建設交通強國,創新和智能是必不可少的,這就意味著對高素質交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公路養護行業必須通過對職工進行培訓等途徑千方百計提高職工的知識技能素質,為公路建、養的持續健康發展,為實現交通強國戰略提供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許燕.基層公路養護職工教育現狀及對策.沾益公路管理段 2016.04.
[2]淺議新時期如何做好公路行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公路職工教育培訓舉措論文.
[3]梁旭.淺談新形勢下如何提高公路人才隊伍素質.酒泉公路總段敦當公路收費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