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摘 要:學生彼此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認知能力,面向全體、區別對待,才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要依循認知差異,設定分層目標;創設思維支架,選用多樣教學手段;豐富評價主體,細化評價標準,真正為全體學生的發展助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差異性;認知差異;評價標準;思維支架;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9-0053-01
學生是教師關注的對象,更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的制定,都需要充分考量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彼此之間存在差異,教師只有真正尊重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面向全體、區別對待,才能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從依循認知差異、設定分層目標,創設思維支架、選用多樣手段,豐富評價主體、細化評價標準三方面,對語文實施差異性教學進行探析。
一、依循認知差異,設定分層目標
語文教學中,每篇課文都有一個相應的教學目標,這一教學目標設定了一堂課教師應教哪些內容,學生應完成什么任務。受個體差異的影響,每個學生所表現出的學習狀態和掌握知識的情況不盡相同,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將教學目標分層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可以對知識基礎、性格特征、學習習慣等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例如,在教學《游園不值》這首古詩時,教師可進行這樣的分層:對基礎薄弱的學生不能提出過多的要求,而要在尊重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提出契合他們認知能力的要求,如理解詩歌內容,熟練背誦;對中等生要適當提高要求,不僅能透徹理解詩歌內容,掌握詩歌情境,還要對詩句進行感悟;對優等生要提出更高要求,除了掌握基礎性的知識外,還要學會鑒賞重點詩句,了解古詩的抒情方式、表現手法、作者的內心情感,并嘗試將這首詩改寫成一篇敘事散文,以再現詩歌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分層式教學策略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相匹配的學習任務,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享受語文學習過程,體會“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樂趣。
二、創設思維支架,選用多樣教學手段
傳統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教學手段單一,教師獨攬課堂。然而一味地機械講授并不能使學生融會貫通地學好語文、愛上語文課,反而導致更多的學生對語文學習望而生畏。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因此,語文教師應與時俱進,將多媒體等現代化設備融入到教學中,以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讓差異化教學錦上添花。一方面,教師要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以小組互助、一幫一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一方面,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學《嫦娥奔月》一文時,教師可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讀懂課文,掃除生字障礙;畫出文中不懂的語句,并提出疑問;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點。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五人一個學習小組,每組均包含優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充分享有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師則僅進行相應的差異化指導。在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嫦娥奔月的視頻,形象動感的畫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每組學生都根據導學案認真探究,在交流分享中,各小組都派代表進行回答,整個教學過程學生興致高漲,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教師從學生學情出發,為學生搭建多樣化的平臺,將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分組,并設計出適合不同學生能力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主動走進文本,主動參與學習,在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中取得進步。
三、豐富評價主體,細化評價標準
學生的天賦不同,性格不同,所形成的語文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學習成績自然也不一樣。然而,學生渴望得到表揚的心理是相同的,教師不能依據自己的喜好,對優等生給予的表揚多,而對中等生和后進生給予的表揚少。如果這樣,就會打擊中等生和后進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消磨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科學評價學生、積極進行正面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針對學生學習基礎進行分層。其次,要對學生特點進行考量,選擇適合各年級學生特點的語言進行表揚,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愛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時,教師可提出不同的問題引領學生進行思考:小女孩的父親為什么會覺得愛因斯坦偉大?小女孩認為愛因斯坦偉大嗎,為什么?愛因斯坦認為自己偉大嗎,為什么?在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可以選擇簡單的問題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回答,而一些較難的問題,可以讓基礎好的學生回答,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留下自己的思考軌跡,都能在語文學習中得到積極的評價。
總而言之,學生是教師關注的對象,更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的制定,都需要充分考量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教師只有尊重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面向全體、區別對待,才能保障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取得應有的進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季紅玉.語文差異教學的現狀與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08).
[2]方聰聰.差異性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6(09).
[3]曾紹棋.閱讀教學別再“一竿子到底”了[J].小學教學研究,2014(02).